当前位置:新闻业务参考首页 >> 特约专稿 >> 好的通讯成于现场描写
好的通讯成于现场描写
2014年03月  作者:张继民  来源:新闻业务参考  浏览次数:188    责任编辑:xwywck

 

新华社高级记者张继民答学员问——

好的通讯成于现场描写

 

 

学员来信

  中国新闻培训网老师

  您好!我是吉林省一家企业报的记者,曾写了一些新闻通讯。最近我写作中遇到了一个问题,即如何增强写新闻通讯的现场感。虽尝试往这方面努力,但收效不大。同事们反映说,稿子还是差点现场感。我想请教老师:如何在这方面进一步改进呢?

  谢谢!

  ——吉林省长春市学员   宋铸生

导师回信

  宋铸生学员:

  你好!中国新闻培训网将你的来信转给我,我很愿意就这个问题与你交流。

  你在来函中,谈及你最近在通讯写作遇到的难题,即同事们反映说,还差点现场感,且几经努力收效不大,问我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根据我的经验和体会,我们交流如下:

  通讯是新闻报道的重要体裁之一。可以说,只要从事新闻写作,它就是必备的表达能力。通讯报道的社会影响力是相当大的,老一辈新闻工作者留下的名篇“谁是最可爱的人”、“毛主席的好学生焦裕禄”等,就教育了几代人,一直被广为传颂。

  好的通讯应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读来或催人泪下,或酣畅淋漓,或感人奋进,或引以为训。而这些均来自在于对现场人物的情感刻画,对现场景物的恰当描述。电视里有个法制栏目叫“第一现场”,那是把慑人魂魄的血淋淋的场面,通过影像手段直接搬到屏幕上。公安人员再经由缜密的排查比对,找到真凶,为死者鸣冤。通讯亦然,无非是出于主题需要,采用文字手段,复现一个又一个现场。

  从事新闻工作多年的我,曾写过一些通讯,深感写好现场,往往决定报道的成败。那么,怎样才能把一个个活生生的现场现于笔端,感动读者,也感动自己,收到比较理想的报道效果呢?

记者尽可能到达现场

  首先,记者尽可能到达现场,以其所感所见,把现场映现到文字中。1989年2月14日,新华社播发了我在南极采写的通讯“拉斯曼丘陵之夜”。这篇600多个字的稿件,当年被评为新华社社级好稿。这篇报道是怎样产生的呢?1988年12月,我随中国考察队到达南极,此地正处于极昼,太阳每日24小时悬在天空,短期内,那是真正不落的太阳。对于极昼,开始觉得新奇与好玩,至少“夜”里上厕所不用带手电筒照明,还可以不时见到在船边游弋的虎鲸。但几天后,就厌烦起极昼。因为太阳时时明晃晃,影响睡眠,于是企盼夜幕降临,以便睡得安稳些。1989年1月17日,极昼终于结束,迎来了有了极夜的日子。让我想不到的是,南极第一夜根本没有夜色出现。我在通讯中写道:“1月18日1时太阳落下,到1时28分太阳升起,仅仅28分钟,隐去的太阳如同在水中按下的皮球,一松手便浮了上来。”随着夜的逐日延长,后来长达6小时,南极之夜仍然不同于内地。“窗下,照常可以看书写字。远方,南极大陆冰盖断崖边缘清晰可见。”接着我又写到,每临夜晚,必有狂风嘶鸣,“搅得人们夜不安眠”。新华社高级编辑詹湘以“描述人与自然关系的精彩之作”为题,在新华社新闻研究所主办的《新闻业务》上发表评述,认为“这篇独家新闻堪称通讯佳作”。我想强调的是,缘于强烈的现场感受,才催生了这篇通讯。抑或说,既然南极拉斯曼丘陵之夜与内地完全不同,大出意外,那就把心理撞击的直接感受和盘托出。限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当作者不能抵达现场采访时,同样不能疏于现场描绘。怎么办?那就对采访对象,刨根问底,强化现场挖掘,直到弄清为止。如天气情况、主要人物、周边景物、实际对话、波折经历、历史沿革、成功与否。为了写得精致,刻画得到位,采访时更要细腻与周全。

要融入感情去采写现场

  其次,要融入感情去采写现场。1989-1990年度,冰川学家秦大河同美、日、英、苏、法5国5名队员一道,首次徒步横穿南极大陆。秦大河后来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气象局局长。这位勇士横穿南极大陆期间,我去他位于兰州的家里采访,写了通讯“秦大河家庭协奏曲”,后经新华社播发。报道中,我写了秦大河父亲、母亲、妻子、妹妹、儿子。对其母亲我是这样描述的:“大河母亲李寿晨也是80高龄。她满头银丝,虽显瘦削但精神矍铄,手里捏着一块叠成方形的白手帕,不时抬起手臂,擦擦润湿的眼睛。”她说:“我也知道大河干南极的事儿是为咱国家争光,可我真怕他有个三长两短,真让人担心哟!”在现场,当我看到秦大河母亲的样子,就让我联想起自己远征南极探险采访时,我的母亲不是一样为我挂牵与担心吗?几乎眼泪都要流下来。在写这篇通讯时,我怎能不对秦大河家人融入更多的感情!新华社新闻研究所研究员肖扬,写了一篇题为“朴素自然 感人至深——读‘秦大河家庭协秦曲’杂感”。他认为:“通过这几个性格各异的人物,谁能不为秦大河有这样一个和谐的家庭而深受感动?”

要善于对现场材料进行取舍

  再次,要善于对现场材料进行取舍。我敬佩那些洋洋洒洒写长篇通讯的记者,但我很少写,而是着眼于写那些小而短的通讯。“拉斯曼丘陵之夜”600多字,“秦大河家庭协奏曲”千余字。因为短,选材更要精。如果什么都想写,采集的内容又多,文字必然会拉长。我写通讯“‘福星’徐庆华”,主人翁是中国科学院古椎脊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研究员。之所以称其为“福星”,是他在古人类化石发掘上总能有大的收获。报道时,为了展示徐庆华敬业精神,我把在现场看到的古猿化石形象与他的形象对比着写:“整齐排列着六颗牙齿的保山古猿半个下颔骨化石,国宝般捧在他的手中,他称赞这块几百万年前的标本,牙齿都完好地保留在原位,意义重大;但瞧一瞧现代人徐庆华的牙呢,一颗门齿因受损而脱落,至今仍舍不得时间去就医,只好让豁口难看地留在齿间。”新闻研究人员王建民以“人物特写的大胆尝试”为题,就此稿评析说:“作者巧妙地运用……细节的对比,使读者更加清晰地体察到科学家在取得成功的道路上的艰辛与劳作。这种写法,也使稿子一扫通常存在的过于凝重、严肃的气氛,散发出一股幽默的味道。”

  我认为,优秀的通讯报道,其感人场景由诸个细节构成,而细节又来自于记者敏锐的现场观察,精到的现场材料筛选则是成为佳篇的关键。从这个意义说,通讯写得成功与否,感人与否,可谓成于现场,也败于现场。

  此 致

  顺 安

  张继民

  2013年11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