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老记说事首页 >> 特约专稿 >> 如何办好报纸的副刊
如何办好报纸的副刊
2014年01月  作者:蒋元明  来源:新闻业务参考  浏览次数:223    责任编辑:xwywck

 

人民日报高级编辑蒋元明答学员问——

如何办好报纸的副刊

  

     蒋元明: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在人民日报从事副刊编辑30余年,历任副刊主编、文艺部副主任,高级编辑,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

  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现为北京市杂文学会常务副会长。出版了《嫩姜集》、《人生小品》、《黎明风景》、《怪味品书》、《人生有缘》、《曹兵到底多少万》等二十余部杂文、散文、随笔等作品。

学员来信

中国新闻培训网老师:

  您好!我们是湖南一家企业报的副刊编辑,已工作了3年之久。但对如何办好副刊仍有不少困惑,如怎样把它办得有品位?杂文、散文、随笔、诗歌等该各自占多少比重?像我们企业报副刊与大报副刊有何异同?请老师能否就以上这些问题,给我们辅导、讲解一下??? 谢谢!

  —— 湖南省长沙市学员?曹福贵?王湘文

导师回信

曹福贵、王湘文学员:

  你们来信我看过了,所提的问题很专业。我做了三十多年的副刊编辑,虽然有一些感受,却没有什么理论,辅导谈不上,随便叨叨几句,算是同行之间的交流吧。

  一、“后花园”,当百花齐放好

  关于你们提的“杂文、散文、随笔、诗歌等该各自占多少比重?”问题,我想,你们所说的副刊可以定义为“文学副刊”,也就人们通常说的综合性副刊。

  老报人有一句大实话,将副刊称为“报屁股”,也就是放的位置比较靠后,一般放在报纸的最后一块版上。这并不是说它不重要,可有可无,只是就它的站位和扮演的角色而言。报纸以消息通讯为主,以社论、评论见长;前面版的消息、通讯、评论等话题一般比较严肃,政治经济,国计民生,马虎不得。后边的副刊相对就比较轻松活泼,有调济功能,免得审美疲劳,所以它还有一个说法,叫报纸的“后花园”。

  一处大院落,三进四进,前厅后厅,末了还有一个后花园,一家老小,亲朋好友都喜欢去那里寻乐、开心。鲁迅故居有个“百草园”,萧红老家有个“后花园”,在作家笔下,那都是他们儿时的乐园,一生难忘。大报小报,内容大同小异,但副刊却各俱特色。好的副刊让报纸增色养眼,甚至让有的读者拿到报纸先看“报屁股”,再从头版看起。这大概可以说是副刊的一个定位问题吧。

  既然是“后花园”,当然百花齐放好,五彩缤纷才对。散文、杂文、随笔、诗歌等等文学样式都该有,好的书画作品、摄影作品也可以起到点缀和美化版面的作用,图文并茂。但一块版面容量有限,不可能每块版都样样齐全,可以这一期散文多发一篇,下一期杂文随笔打头,再下一期好诗也可以当主菜,偶尔也可以推出一块“散文专版”、“诗歌专版”什么的,不必固定什么“比重”。

  版面总体风格可以一致,但版式、内容却要有变化,不宜僵化教条。一块版只有两三篇作品,视觉上会单调了点;九篇十篇又显得碎了些。总的说来,副刊文章以短文为主,短而精,一篇作品一二千字比较适宜。当然,也有的把长篇报告文学、短篇小说也整到副刊里,甚至连美术版、评论版、书评版、娱乐版也归到副刊,那则是“大副刊”的概念了,好比现在把一篇一二十万字的作品称为“大散文”一样。

  二、手中有粮心里不慌

  常言说,手中有粮心里不慌。办好副刊,重要的是稿件,有好稿。名家新作最好,能提气。名家分全国的,本地的,有他们的作品加盟,副刊容易上档次,增强吸引力。一时组织不到名家稿件,也可以转载。当然,名家有限,文债也多,版面主要还得靠非名家作品支撑。

  特别是行业报、企业报,面对的读者主要是“圈内的人”,内部员工中肯定有不少文学爱好者,他们不仅是副刊的主力军,也是最忠实的读者。他们的优秀作品会有亲和力,对内部员工更有感染力,应当多组织、选用他们的稿件。大报小报的区别主要是服务对象不同。企业报面向的是企业的员工,当然要为员工服务,副刊作品应当多反映他们的生活,反映他们的喜怒哀乐,最好的办法就是多发表他们的作品。

  副刊也有培养作者的功能。中国不少老一辈的作家都是从副刊走出来的。说不定新的名家也会从你们那个副刊走向全国。副刊可以搞一些“征文”、“大赛”之类的活动,就像体育比赛一样,能激发作者的创作热情,不但稿源有了,还容易出好作品。有条件的话,搞点文学讲座也可以,提高业余作者的创作水平。

  三、副刊编辑应当努力成为“杂家”

  报纸讲究时效性,新闻越新越好,过了几天就成“旧闻”了。副刊作品相对而言时空要宽松一些,描写的可以是一月两月前发生的事,一年两年前的也行,甚至回忆几十年前的往事也无妨。但也不是说完全没有时空概念。比如,全国人民春节大过年,热热闹闹,欢欢喜喜,你在副刊上来一篇“清明时节雨纷纷”,悼念亡灵,就有点大煞风景。大冬天的,三九严寒,你副刊上登一篇“烈日炎炎似火烧”的散记,完全是另一个时空,反差太大,读者一时很难身临其境。人民日报老总编范敬宜先生,文学造诣很深,看重副刊,他曾说过,报纸副刊不能一点季节观念都不讲,那样人家会说我们不用心。

  好的副刊得有内涵,有品位。“后花园”经营得好不好,与园丁有关。副刊编辑应当努力成为“杂家”,也就是要懂得多一点,散文、杂文、诗歌都要涉猎,能够也写一点更好,这样你才会欣赏鉴别,你才能与作家沟通,才能交朋友。有许多作家,包括大作家,不太在乎报纸大小,却在乎与编辑的缘分,你没有点文学涵养怎么跟他套近乎呢?

  说了些大白话,不一定妥当,不一定有用。祝你们副刊越办越好!

    此致

                 敬礼

                                                                蒋元明

                                                            2013年9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