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31日上午,一阵急促的手机铃声响起,听筒中传来时任《光明日报》副总编何东平沉重而焦急的声音:“刚刚听说钱老病重不治,请你赶紧打听这个消息的可靠性。”我略一踌躇,随即给钱学森儿媳黎力拨通了电话。于是,“2009年10月31日上午11时电 我国科学巨星钱学森今天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的消息,通过光明网第一时间发布,其发布时间早于。
钱老的去世令我悲痛万分。思绪将我拉回到2000年初冬时节,钱老89岁华诞之际,钱老的儿媳妇黎力给我打来电话,说是现在钱老已谢绝了所有媒体采访请求,但为了能够留下他的工作和生活影像资料,今后有重大活动时拟请我去家里负责拍照。这对我而言可是梦寐以求的事情。黎力原名傅雅丽,是原北京军区政委傅崇碧的大女儿,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我们的父辈在晋察冀根据地并肩战斗,结下了深厚的战友情谊,上世纪五十年代,时任63军军长的傅崇碧叔叔抗美援朝回国后,又与我们家同住一座院落为邻多年,两家的孩子们在一起度过了童年的美好时光。正因为有此历史渊源,她对我知根知底,方能委以重任。为此,我一直非常感谢黎力和她丈夫钱永刚,因为作为一名摄影记者,能够获得如此机遇的确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
正因为有了“内线”帮忙,2000年12月中旬的一天,大约在下午3点,我第一次来到钱学森家,一栋上世纪50年代建的普通居民楼的单元房,家居朴素,满目书香。由于钱老行动困难,因此,他一直卧床于一间座北朝南的、面积不大的房间中。第一次拍照时,我用的是胶片相机,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我既要拍好有关领导与钱老会面的场景,也要记录下钱老自己工作和生活状态的珍贵影像。根据经验,我首先背靠窗户从床的南侧利用午后的斜阳,顺光,略俯角拍摄钱老会见客人的过程,在有限的空间里尽量避免使用广角镜头以防边缘人物变形。我分别用17mm~35mm和70mm~200mm镜头拍摄,时而转到床的北侧运用逆光拍出剪影效果,时而在侧逆光角度抓取钱老转瞬即逝的独特神态。2000年12月25日《光明日报》刊发了我的独家摄影报道《到钱学森家坐客》,受到社会各届的广泛关注。几年下来,朱光亚看望、总装备部领导看望、亲朋好友相聚和欢度华诞等等精彩瞬间被我一一摄入镜头。
2005年12月22日,《光明日报》又刊发了我的独家摄影报道《走近钱学森》,登载了钱老94岁华诞前后所拍的部分图片。这年,“神六”发射成功后,航天部部分领导去看望钱学森。钱学森不仅是“导弹之父”,也是我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2005年底,来自力学所的新老领导也前往看望。此时我已用上了数码相机,既有了图片回放功能,又省去了更换胶卷的麻烦,再加上已多次前往拍摄,对现场环境和钱老的习惯以及最佳角度也了然于心,因此拍得更加得心应手。我不仅连续抓拍到来访者与钱老亲切交谈的场景,而且,除了握手、交谈、合影这些会见三步曲外,我从抓取细节上下功夫,力图拍出新意。我不断变换位置和角度拍摄,抓到了钱老回顾我国航天事业发展时溢于言表的由衷欣慰之情。同时我还以“神六”模型为前景拍摄钱老与航天战线领导相聚甚欢的场景,增添了图片背后的信息量;我还不失时机地记录下力学所领导请钱老观看建所首日封纪念邮册,以及钱老阅读《光明日报》等画面,于方寸之间记录了大家风范。科学家钱学森长子、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馆长钱永刚教授对我言道:“你为家父拍下了晚年的许多珍贵图片,现在都已成为永久馆藏。”就在前不久在北京首都博物馆举办的“人民科学家钱学森”2013全国巡展中,也有我拍的照片展出。
每当将镜头对准病榻上的钱学森,总能感受到:这位慈祥老人,思维敏捷,学识渊博,他面对访者笑容可掬、和蔼可亲,讨论问题言简意赅,处处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他超凡脱俗,很少谈生活琐事,时刻关注着国家和世界大事,所思所想的都是国家长远发展的大计。
就在钱老去世当天,北京大雪纷飞,漫天洁白,仿佛苍天为之动容,大地为之悲泣。闻听噩耗,许多市民、学生和钱老故交络绎不绝来到家中悼念,这座普通的红色居民楼前摆满了鲜花和花篮,在皑皑白雪映衬中,寄托了人们对钱老的无尽哀思。我怀着沉重的心情拍下了这感人的一幕,用镜头和内心祝愿这位功勋卓著、和蔼可亲的老人一路走好。
(作者为光明日报记者)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