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业务参考首页 >> 新闻业务参考 >> 略谈评论的“论证有力”
略谈评论的“论证有力”
2014年01月  作者:彭国华   来源:新闻业务参考  浏览次数:103    责任编辑:xwywck

 

  如果说一千个读者的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话,那么一千篇文章也可能有一千种布局谋篇的方式,不能也无法强求千篇一律。但对于体裁相对固定、旨趣相对一致的文章来说,还是会有一些具有共性的行文规律和要求存在的。

  思想评论主要针对的是思想认识问题,目的是析事明理、解疑释惑。这一基本定位,决定了它不但要观点鲜明,而且要论证有力。

  观点鲜明,旨在解决“知其然”的问题;论证有力,旨在解决“知其所以然”的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说,后一个问题的解决更重要、更具体,直接关乎文章的说服力、感染力。而要使读者了解并认同“其所以然”,就要通过论证把道理讲全了、讲透了。从行文方式上说,抽丝剥茧、条分缕析似乎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古人所谓“螺蛳壳内做道场”,此之谓也。

  围绕“好文风的基础是‘实’”这一核心观点,主要有两个问题需要论证和阐释。一是:为什么说“短”与“新”必须建立在“实”的基础上?二是:“实”的基本内涵与要求是什么?

  前一个问题相对容易理解:实事求是、言之有物,是文章的一个基本要求;离开这一基本要求一味求“短”求“新”,就容易使文章成为几条筋的“瘪三”,或者陷入不切实际的幻想与空谈,二者都与好文风背道而驰。

  广征博引是说理性文章的惯用手法,写评论文章,优势不仅在于专业性,也在于知识面,不仅有观念,还有思想内涵。在笔者曾写的《好文风基础是“实”》一文,在这一小段文字中,笔者一共引用了我国古代四位思想家、文学家的观点,分别是郑板桥的“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郑的书斋联语);韩愈的“惟陈言之务去”(《答李翊书》),孔子的“辞达而已矣”(《论语·卫灵公》);李白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古人惜墨如金、言简意赅。适当引用古人观点,可以用最经济的笔墨增加文章的厚度和说服力

  (作者为人民日报理论部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