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业务参考首页 >> 编采技巧 >> 善于发现和提炼新闻的价值
善于发现和提炼新闻的价值
2014年01月  作者:胡建兵  来源:新闻业务参考  浏览次数:0    责任编辑:xwywck

 

  在我们的记者队伍中,一些记者总是有写不完的新闻,而另外一些记者却常常埋怨自己所跑的口子没新闻发生,没什么东西可写。有一些记者经常能写出一些有重大影响的报道,而另外一些记者即使是媒体安排的的采访也很难完成,将好端端的新闻题材写得一团糟。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除了记者个人勤与懒之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记者判断和发现新闻的能力高低。那么,记者如何更好地发现和提炼新闻,让新闻更好地凸现其价值呢?

在宏观背景下找出新闻事实的个性特征

  所谓寻找新闻的突出点,就是记者在进行新闻采写时,把这一新闻事实放在当时的宏观背景下去分析,找出突出的个性特征。因此,一位优秀的记者必须培养自己的宏观意识,培养自己通观全局的能力。每每一个新闻事实发生的时候,记者要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党和政府的要求及中心工作等迅速作出判断,这个新闻事实为什么会发生?为什么现在发生?他与其他类似新闻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他的报道价值在哪里?这些问题搞清楚了,也就找到了这一新闻事实当时背景下的突出点,包括他的代表性、异常性等等。寻找到了新闻的突出点,也就找到了受众的关注点,构成了新闻的特质,因此,记者善于在突出点上下功夫是记者得以发现新闻资源的捷径。

  有关社会安定的报道很多,这些报道发来发去内容大致相同,很难出新,如果不能从共性中找出个性来,编辑可能鼠标一点就把稿件扔进了垃圾箱。2000年,由于贫富差距拉大,就业困难等问题,全国各地都出现了一些社会治安问题。南通开发区有二位外商,他们到过许多国家,每到一地,都要聘两个保镖。他们到了南通以后,也同样聘了两位保镖,可是过了几个月之后,他们就把保镖辞掉了。这两位外商认为南通社会安定,在这里走在大街上根本不用担心会遭到攻击。于是,记者眼前一亮,从众多南通加强社会治安工作的素材中,抓住一点,写出了《外商把保镖辞了》的稿件,被全国多家媒体采用。它从外商把保镖辞了这个侧面,反映了南通的治安十分良好的现状。这比干巴巴的写南通如何搞好治安工作要好得多。

把握住新闻事实发展变化中的决定性因素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是静止不动的,万事万物都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运动与静止是不可分离的。静止离不开运动,静止本身就是运动的特殊状态;运动也离不开静止,它要以静止为量度并通过静止表现出来。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为我们理解新闻事件的变动性与稳定性的关系提供了方法论。所以,记者在采写新闻的过程中,不能浮于表面,要深入到事件中去,对新闻事件的发展演变过程有一个整体性的把握。

  新闻事件在发展变化之中,都有一些关节点,这些关节点是事物发展的突变点,是矛盾冲突最为明显和激烈的点。这些关节点有隐态的,也有显态的,有表态的也有动态的。记者的眼光和思维不能仅仅停留在事物的过去形态上,满足于对事物过去形态的简单描绘,而是要力争从过去的事实中看出未来的趋向。对于事物中极具发展趋向的决定因素予以关注,这也是记者能否发现高价值的新闻资源的关键。记者只有具备与时俱进的精神,用发展的眼光、超前的思维、更敏锐的嗅觉审视新闻事件,捕捉新闻事件发展的关节点和发展趋势,就很可能会发现高价值的新闻资源,写出有亮点的新闻作品。

  多年前,《风沙逼近北京城》这条消息第一次以首都为坐标来反映了沙进人退的严峻态势。干嘛非以首都为坐标?是不是有些杞人忧天之嫌?但是,以首都为坐标,忧患意识显现。当然,这需要作者的勇气,要经过作者长期的跟踪和调查,也需要编者的胆量。这种预警报道振聋发聩。若干年后的今天,沙尘暴袭击北京已不再是新闻,媒体不幸言中的事实,让更多的作者思考,还有多少该发出的生态预警新闻我们没有采写或发出?如果这种忧患舆论来得更早更强烈一些,岂不更有助于遏制生态恶化的势头?

透视新闻事件表面现象背后的特殊性

  新闻贵在“新”。我们常说,“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虽说生活丰富多彩,社会包罗万象,实际上,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每天都发生“人咬狗”的新闻。一个地方,一个部门一个时期的中心工作只有一个,我们的政策法规、工作计划、发展目标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连贯性。同一个单位或地方,同一个主题的工作每年都做,怎样变“旧闻”为“新闻”,从“狗咬人”的新闻中寻找出“新”的东西,关键看记者是否具备发现新闻的“火眼金星”的潜力。将普通事件实现“素材增值”,记者就要不断地挖掘已经获得的素材,借助不同素材,在不同点上延伸和扩张。

  再说,新闻事实作为一种资源其表现形态具有无限的丰富性,有的表现出剧烈对抗、变动频繁,一眼就能识别有新闻价值。有的又表现得和风细雨、平淡无奇,对于后者,记者往往容易忽视。平凡的工作、常见的事物或事物的常见方面并非不能成为新闻资源,有时这种常见只是一种表象,它的背后有其特殊之处,有时甚至这种“常见”本身就是新闻资源,可以直接进行开发。因此,透过表象对常见点进行重新审视,往往能发现人人心中有而笔下无的宝贵新闻资源。

  几十年前,刚刚改革开放的时候,《辽宁日报》两位记者一起到康平县两家子公社采访,在公社值班室里睡了一个晚上。第二天,记者甲问记者乙:“你发现什么新闻没有?”记者乙睁大眼睛,摇摇头说:“昨晚我们两个睡在一起,不是没有人来打扰吗?哪来的新闻?”记者甲笑着说:“这就是新闻!”于是他当即抓住“晚上没有人来打扰”这件事进行采访,很快写出了《两家子公社干部睡上安稳觉(引题)夜无电话声早无堵门人(主题)》的独家新闻。这篇文章从一个崭新的角度表现出农村在实行生产责任制后“仓库渐丰实”、“社会更稳定”的情况:干部不必熬夜守电话,等候什么“最新指示”,清晨也不必担心农民来堵门要钱、讨粮、告状、报案了。充分反映了实行生产责任制后农村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绝对是一篇好新闻。这里所说的“记者甲”,就是当年《辽宁日报》农村部的记者,后来当上《经济日报》、《人民日报》总编辑的范敬宜。

充分发挥微小新闻事实的折射作用

  在新闻单位,很多记者的眼里只有重大的政治活动、政策问题,也就是说只注意抓“大”新闻,不大注意社会生活中涌现的“小”人物、“小”事情,也就是“小”新闻。使得所在媒体的报道路子越走越窄,无法吸引受众,当然也就没有什么社会的影响力。事实上,一个地方的发展既反映在“大”事务、“大”问题上,也反映在“小”事务、“小”问题上。有时一些“小”事务和“小”问题能产生重大的社会影响。这就是新闻报道中常说的“以小见大”的道理。

  “一滴水见太阳”,新闻资源的发现有时也是这样。大开大合,波澜壮阔的事实是新闻资源,可以进行开发;同时,一些微观事物,细小变化中也同样能够蕴含新闻资源,而且其价值丝毫不比前者逊色。这是因为,一方面对于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通过一篇或几篇新闻报道不足以展现其全貌,而重大的事件又往往通过十分微小的事实反映出来,这样就可采取以小见大的方法,充分发挥微小事实的折射作用。一些微观事物,细小变化中也同样能够蕴含新闻资源,而且其价值丝毫不比前者逊色。取材的视角更加独特而细腻,选择的角度更加质朴而平和,更符合受众的接受方式,容易引起共鸣,从而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许多经验表明 :只要长个心眼,新闻就在身边。有一次,时任《人民日报》总编辑范敬宜回故乡,陪他的姨妈去参观苏绣,不巧的是当天停电,参观不成。但范敬宜却看到一群外国游客兴致勃勃的情景,仔细一打听,原来是苏绣研究所新开辟了一个旅游项目:教外国人学苏绣,并向他们颁发证书。一个中国人学苏绣,不是新闻,但外国人学,那就有点反常了,毕竟那时刚刚开始对外开放,外国人还很少看到。范敬宜无意间逮住了这条大鱼,写出报道《金发碧眼学苏绣》,捕捉到外国人学苏绣这一细小事件背后的折射出的改革开放这一重大主题,对全国其他地方搞好开放有很大的启迪作用,加重了文章的分量。

  所以说,“以小见大”的新闻报道,它对传播效果的影响几乎就像“蝴蝶效应”,轻轻地扇动翅膀,就可以在遥远的地方掀起一场风暴。用一滴水反映阳光,从小切入反映大主题,从微观反映宏观,用宏观解读微观,只要我们能找到反映社会变化的晶点和结点,我们就能用一滴露水反射太阳的七彩光芒!

  总之,新闻无处不在,关键是记者能不能发现。新闻报道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发现的过程,记者只要心细,对身边的人和事时刻留意,对听到看到的信息产生敏感,寻找新闻线索不是很难的。记者只有看到别人不能看到或看到了不能理解、理解了印象不深的东西,就可以使新闻在记者的发现和提炼中凸现其价值。

  (作者单位:南通人民广播电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