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业务参考首页 >> 编采技巧 >> 采访提问的学问
采访提问的学问
2013年11月  作者:李 伟  来源:新闻业务参考  浏览次数:0    责任编辑:xwywck

 

  我们常说,当记者“七分采三分写”。提问,对于记者来说着实是门学问。

不打无准备之仗

  中央电视台前著名主持人杨澜在自传小说《凭海临风》中曾发出这样的感慨:记者是以提问为生的。她在主持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的几年里,在观众眼中她挥洒自如、机智灵巧,实际上,她是功夫在诗外。当时她的搭档赵忠祥曾回忆说,杨澜对工作的认真态度达到了极点,仅每场的开场白,都要反反复复琢磨、修改,常常令人有“崩溃”之感。站在台上,每一个轻松的对答,不知在台下想过多少遍,完善过多少次。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当记者亦然。

  其实,记者的工作并不是从打开采访本开始的,而是在思考采写题目时就已经开始了。

  2005年,市委主要领导安排报道莱钢,报社抽调了我与另外两名记者,每人承担一篇重点稿件。到莱钢后,我没有直接去车间、班组采访,而是把自己关在宾馆里,找来了关于莱钢近两年如何快速发展的一大摞材料,不分昼夜仔细研读,边读边体会,最后被莱钢只争朝夕的拼搏精神感动。而我所承担的报道任务,不过是写一个给莱钢运输线安装铁轨的建筑队。这个建筑队只有一二十人,但我把它放到莱钢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中思考、提问、写作,将所要提问的问题在采访本上一一列出,如果说莱钢是筋骨,那么建筑队就是血肉。每一个列出的问题都与莱钢发展的大背景相关,而这些都通过小小的建筑队来折射。采访只花了一天半时间,回来写稿一气呵成,稿件一遍通过。无论是标题,还是稿件内容,都得到了有关领导的赞扬。

找合适的人提合适的问题

  采访提问,关键是找对人,即找合适的人提合适的问题。

  在北京一次新闻培训中,老师告诉我们,美联社对人物通讯的采访要求是至少采访17位与他相关的人物。这句话,让我受益良多。我们在采写一个人物典型时,最多是采访到单位同事、领导、亲属、朋友,再认真的记者,与采访对象同吃同住三五天就算很不错了。我们也许做不到采访十七八人,却可以尽可能多地把功夫下在采访上。因为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角度,这可以使你的稿件更全面、饱满、生动。我采访过一个自愿捐献眼角膜的癌症患者,他叫周昊昱,只有16岁,是一个高中男孩。当我们得知消息前去采访时,他已离开人世。

  采访男孩的父亲时,这个大男人落了泪,他没想到那样一个阳光的孩子会离开,从孩子小时候一直给我们讲到他生命的最后阶段。他父亲说,就想让孩子的这一善举登在报纸上,作为对孩子的一个纪念。按说,单凭对男孩父亲的采访,就可以完成采写任务。但我没有停止,而是采访了给周昊昱治病的大夫,得知周昊昱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是如何的顽强,得知由于心肺功能衰竭,呼吸困难的小昊昱只能坐在病床上,连续3天3夜无法睡觉。一天深夜两点多,小昊昱拉住值班大夫,询问捐献眼角膜需要办理哪些手续,是不是需要他的签名?后来,我又坐车来到新泰市,走进他曾就读的班级,先后采访了他的班主任、语文老师、同宿舍的6位同学,以及受到过他资助的贫困学生。从中,我采访到了男孩在篮球场上的活跃,唱歌赢来的满堂喝彩……这篇人物稿件,一共不到1000字,但从不同的侧面展现了这个男孩的阳光、顽强。最终,不仅《莱芜日报》刊登了周昊昱的感人事迹,《大众日报》等多家报纸和网站也进行了报道和转载。

  提问,还要有一种追根究底,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劲头。想明白,才能问明白;问明白,才能写明白。

  (作者为莱芜日报编委、经济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