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老记说事首页 >> 编采技巧 >> 细节的魅力
细节的魅力
2013年09月  作者:郭继友  来源:新闻业务参考  浏览次数:0    责任编辑:xwywck

 

     细节来自新闻事件本身,也来自记者在现场的发现、对事件的认知、对真相的求索。一篇好的新闻,离不开动人的细节,可以说,细节让消息、通讯等各种题材的新闻报道出彩。目前运用细节这种表达方式在新闻界已被广泛认同,新鲜、生动、细腻的细节描写改变了长期以来存在的单调、僵化、枯燥乏味的新闻面貌,使新闻作品的可读性大幅度提高。因此,深入解读新闻细节的内涵,了解细节的表现,提升细节的表现能力,对提高新闻报道质量,增强可读性具有重要意义。

细节表现的形式种种

  在细节的写作中有很多表现形式,最常见的有五种:

  一、利用眼睛写新闻,通过记者的眼睛或被采访者的眼睛来描述;

  二、描写动态,用恰当的词语和精彩的新闻语言,给读者以动的感觉;

  三、注重事件环境的描绘和现场气氛的烘托,用形象勾勒的笔法增加现场感;

  四、合理地采用联想、比喻等手法,超越新闻事件中的表象,揭示新闻中所蕴含的本质问题;

  五、注意捕捉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加以刻画,吸引读者。

  2010年9月,为写好郭明义这个重大典型,辽宁日报记者颇费心思,在细节上大动脑筋,动笔前反复交流,写作中仔细斟酌,完稿后又精心修改。记者最大的心愿,就是还原给读者一个可信、可敬、可爱的先进人物。报道见报后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郭明义的感人事迹成为各界人士热议的话题,机关、企事业单位纷纷组织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而最让人感动的是,在郭明义精神感召下,许多读者纷纷加入了郭明义的爱心大队,爱的力量在一瞬间变得更加强大,爱的光芒由此更加耀眼。

  从标题《平凡岗位上伟大的人——郭明义的故事(上)》、《矿区里走来的和谐使者——郭明义的故事(中)》、《一面具有感召力的旗帜——郭明义的故事(下)》不难看出,作者经过周密思考,选择了“用鲜活素材写普通人”这个层面作主题。文章开头的尾部,作者写道:“2006年7月的一个夜晚,天降暴雨,一条白天刚刚铺好的坡道在暴雨的冲刷下出现了险情,下半夜1点多,郭明义给正在值夜班的同事高森山打电话,告诉他自己马上赶往采石场。望着采场公路,高森山心想:平时郭师傅都是走这条路,有急事就会翻那边的山坡抄近道过来。今天这么大的雨,那个山坡可没法翻。正想着,他忽然看到郭明义正冒着滚落的危险,从足有45度的陡坡上跌跌撞撞地赶过来。郭明义浑身是泥,脚也破了,雨水顺着头发直往嘴里淌。顾不上说别的,郭明义见面就喊:‘抓紧时间修路!’”这段细节的描写,使人如临其境,获得真切感受。

  一篇优秀的新闻作品,往往特别看重细节。有人说:主题是“魂”,结构是“骨”,细节是“肉”。人没有肉只能叫骷,文章没有“肉”就干巴、僵硬,难以达到真实、感人的效果。这篇报道还注意了主人公郭明义言行细节的刻画:

  ——鞍山市铁西区初三女孩杨斯雯,在她出生只有3个月时,父母离异并各自离家出走,从此她和体弱多病、靠低保金维持生活的奶奶一起艰难度日,相依为命。这个女孩从小到大,没有穿过一件属于自己的新衣服。

  杨斯雯的奶奶说:“孩子没上学时我还没怎么感觉到困难,可上了学以后,我就感到一年比一年吃力了。家里外面都是我一个人应付,我身体还不好,经常买药看病的,我几次都失去信心了,甚至想到了走绝路。是郭明义的出现让我又有了信心,有了盼头。”

  ——鞍山当地媒体介绍了一名海城山区男孩因为上学路远,希望能够有一辆自行车时,他立刻把自己的自行车送去了。妻子只能再给他买了一辆。没过多久,自行车又被郭明义送给了海城农村的另一个孩子。郭明义常说:“帮孩子走过最关键的一步,就等于帮了他一生;救一个孩子就等于救了一个家庭。”

  这两个细节,虽用近乎白描的朴实手法,却真切地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救助生命、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高尚情怀。

在细节上给力

  好的新闻作品,其语言总是生动鲜活有细节的。如何提升记者的这种素质,对新闻从业人员来说,显得十分重要。

  深入采访挖掘素材。记者深入到基层群众中,就一定能挖掘到鲜活生动的语言。2010年9月17日,《辽宁日报》刊登的《“4个小本本”串起百姓有保障的生活》一稿中写道:“‘王老抠’把3万块钱存款分给俩儿子啦!”这消息像长了翅膀,没几天就在恒仁满族自治县二棚甸子镇传开了。全村出名的老抠咋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好事儿的村民特意到老王家问个究竟。69岁的“王老抠”大名叫王显亮。只见老王从衣柜中拿出4个“小本本”(农村信用社《一卡通》、《信用贷款证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养老金领取证》)笑着说:“我今天越发想明白了,有了这几个小本本,我和老伴晚年生活就不用愁了,还紧攥着钱干啥?”这看似有些土的语言,实际却很生动传神。

  4个“小本本”串起百姓有保障的生活,就像是在“讲故事”。这个故事,具有戏剧性和显要性。戏剧性——它有冲动、可读性强的情节;显要性——它与民生幸福这一重要的新闻主题相关联。这种戏剧性和显要性相结合的特征,常常被归结为“小切口、大主题”。以小见大,选题独特,可以说是这篇作品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主题的重大并不意味着作品的大而全,这篇不足千字的作品以一个微观的感性、鲜活的小故事作为切口和剖面,来撬动一个宏观主题。通篇精心布局、挖掘素材、锤炼语言,做到达物、传情,让人印象深刻。

  刻苦读书借鉴经典。多读书,特别是多读名著,不断丰富自己的语言,在写作中多加借鉴,当是提高业务素养的妙法。要多读一些经典作品和有影响的新闻作品,研究那些作品的成功之处,不断提高这方面素养;还要不断向新闻理论专家,名记者、名编辑学习,这样有利于增强思维的活跃和张力。《辽宁日报》从2009年12月16日开始,历时半年,成功推出了“重估中国当代文学价值”大型系列策划。此策划共发稿25万字,围绕当代文学创作、批评、当代文学生长环境等采访了国内外60余位批评家以及作家、出版人等,是《辽宁日报》文化新闻报道的一个里程碑,该策划被全国各大媒体和各大门户网站广泛转载并持久关注,新华社播发通稿介绍“重估”的广泛影响。重估不仅成为一个文化事件,而且引领中国学术界在更为专业层面重估中国当代文学价值,引起全社会关注中国文学,反思中国文化。

  注意积累善于沟通。作为一名记者,需要广博的知识积累,更需要自己在生活和修养上的积淀,同时善于同各类人物沟通。同采访对象交朋友,做到朋友多,信息多,掌握的细节多。《辽沈晚报》2011年2月11日发表的一篇题为《替人买彩票中530万女站主没动心》的消息,就是信息灵通之作。今年的央视春晚由海清和黄海波表演的《美好时代》,讲述的是彩票站点业主在帮助彩民垫付了购彩的钱后,没有私吞中了500万元的彩票。在春节期间,大连上演了一幕感人的故事:一位投注站女站主,在得知彩民中得一等奖后,把奖金总额530万元的彩票交还给彩民。记者的这种知识积累、工作积累和人脉积累,运用到新闻工作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形成有独特个性的语言风格。许多新闻作品,都是用群众语言写出来的,通俗流畅、易记易传,鲜活的平民语言和细节使读者产生真实感。笔者认为,要写出优秀的新闻作品来,作者必须形成有自己独特个性的语言风格。而独特的个性语言常常取自于群众语言,体现当地的地域特点、文化风俗。

  去年12月15日,一场大雪使漠河当地的气温降到了- 40℃。19时59分,2667次列车从育英站正点开出,第9乘务组1车乘务员崔迪习惯性地摸了锅炉的回水管,再看看炉温,快到90℃了,经验丰富的他立刻意识到循环系统出了问题。他马上用手摇水泵进行强制循环。凛冽的寒风裹挟着雪花从列车连接处的缝隙中钻进来,一会儿工夫他就变成了“雪人”,但他坚持在岗位上两个多小时,直到回水管的温度恢复了正常。这是辽宁日报记者亲历式报道的语言风格和细节表现。

细节决定成败

  对新闻作品来说,大量的感人细节,使新闻报道有味道,使人如临其境,极具亲和力。自然这样的新闻报道能够打动人,感染人,启迪人。仔细分析诸多著名记者的成功之路,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注重新闻细节。认真记录那些实实在在、真真切切、原汁原味、生生不息的细节。这样的细节新闻,因为是用群众的语言来叙事,能体验到现场的氛围和感染力,有很强的生命力。

  因此说,有细节就生动,有细节就深刻,有细节就精彩。相反,有些记者作风不实,思想懒惰,不愿到生活的第一线去捕捉鲜活的新闻细节,而是用笼统、模糊的词语来进行抽象的概括,依托材料编新闻,这样缺乏细节的报道肯定不会是好报道。

  要当一个好记者,要写出好新闻,应当深入到火热的现实生活中去,耳闻目睹,把生动的情节介绍给读者,把最打动人的话语呈现给读者,展现细节的力量。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而细节则是新闻的“血肉”。此话并不为过,细节决定一切。

  (作者单位:辽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