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老记说事首页 >> 特约专稿 >> 谈编辑工作中的20个技术技巧问题
谈编辑工作中的20个技术技巧问题
2013年09月  作者:李毅臻  来源:互联网  浏览次数:121    责任编辑:xwywck

编者按  《参考消息》报原副总编辑李毅臻著有“编辑三十年,心得七十条”一文,对编辑工作的若干问题做了详尽解答,很实用,很解渴。现将其中的有关技术技巧的内容刊登于此,供大家参考学习。

     1、正规辞典就是编辑的文字宪法

  判定编辑在文字上是对是错,不以哪个媒体为标准,更不是以哪个人说了算数,唯一的依据就是国家正式出版的字典、辞典等工具书。因此,一定要养成好的习惯:拿不准的字词要查对。有些编辑好想当然,“我觉得应该是……”,往往出错。

  2、编稿“三步曲”—— 看、改、校

  有的编辑,拿到稿子就开始“编”,这不是好习惯。编稿至少要有“三步曲”:第一步先“看”一遍,弄清楚稿件的轮廓在说什么,说清楚了没有,抓住中心内容和新闻点,头脑中形成标题的雏形,对怎么编就心中有数了;第二步是“改”,删除什么,增加什么,校正什么,润色什么,精心加工;第三步再“校”一遍,复核事实,校对文字,看自己改的对不对,好不好,进行再加工。“三步曲”是起码要求,真正精雕细刻,恐怕十遍八遍都是应该的。

  3、既是校对又不只是校对

  编辑对记者或作者而言,在某种意义上无疑具有“校对”的功能。但编辑与校对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行当,编辑不能只是停留在校对的水平上,查查错别字就原封不动地出手。编辑要履行编辑职责,敢于下手改,敢于说“不”。一条稿子的命运,最后决定权在终审发稿人,但一个独立或成熟的编辑,在编稿过程中,应该有自己的判断,有权利提出稿子采用还是不用的处理意见,有责任复核稿件的事实是否准确,有义务进行文字加工润色并作出一个合格的标题。

  4、敢于下手改,但有三个“基本不改”

  编辑要敢改,但又不能乱改,要改之有理,改之有规,改之有序。记者稿要署名文责自负,翻译稿则要“原装进口”,改得面目全非是对作者的不尊重。原作者的作品应当有其个性,有其自己的风格。如果编辑的印记过浓,甚至出现“千稿一面”,并不是好事。所以我主张编辑有“三不改”,即基本事实不改、基本观点不改、基本结构和文采不改。当然,“三不改”并不排除对个别题材尚可但行文极差的稿子动“大手术”。

  5、不要依赖,编辑出手的应是“成品”

  编稿无非是过“删节、补充、改动、做题”四关。处理后的稿子应当主题观点明确,事实清楚准确,文字精炼流畅。交给发稿人的稿子应当是自己心目中的“成品”,至于发稿人如何再修饰深加工,那是他的事,绝不可有消极依赖思想,“反正还有发稿人……”。不出成品的编辑只能永远停留在初级编辑的水平,永远晋升不到高级编辑的岗位。

  6、用语准确,文字必须规范化科学化

  编辑是文字匠,最讲究用词用字准确。文字必须规范化科学化,即按国家规定的或各媒体约定俗成的表述方法。如数字使用有专门的规定。文内出现“交通死亡人数4.1789万人”,无需小数点和万字;1993-1994年,不能写成93-94年;对前英国女首相要用“撒切尔夫人”或“玛 ●  撒切尔”,用“撒切尔”就是她丈夫了,当然,特定的专用词“撒切尔主义”又是个例外;再如香港回归报道,“当1997年6月30日时钟敲响12点时……”,必须加上“午夜”二字,因为时钟一天有两个12点;有人经常把“边境”和“边界”混用,界是一条线,境是个地区;如“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不能写成“美国社会的保障制度”;“俄罗斯卢布面值将缩减一千倍”,应为“缩减到千分之一”。有些字词在现代汉语中已经完全“通用”,如唯一和惟一、摩擦和磨擦、精采和精彩、制定和制订等。有些字词则在某种情况下“通用”了,如纪录和记录等。为了文字规范化,通用字词在一篇稿子中应该统一,如此等等。

  7、小心文字陷阱,过时概念不用

  一些似是而非的字词千万要小心,如神州(舟)5号、陷井(阱)、煤碳(炭)、亚州(洲)、复(覆)盖、桃花园(源)、到(倒)底、别出新(心)裁、惹是(事)生非、准备就序(绪)、毛骨耸(悚)然等,很容易从眼皮底下溜过。另外,事物在不断变化,认识在不断提高,知识在不断更新,文字语言当然也在不断进化。有些不准确或已过时的概念用词就要淘汰,继续使用就会贻笑大方。如“英伦三岛”原是地中海商人中世纪对大不列颠岛的误会,错把英格兰、苏格兰和威尔士三部分当作独立的三个岛屿。现在有的报纸还用《英伦三岛人口增加》做题就不合适了。

  8、再算一遍,编辑要“心中有数”

  编稿经常会碰到数字。对数字特别要小心,这是编辑错误高发区之一。防错的办法很简单:再算一遍。首先从常识范围看是否合理;其次对总数和分数、百分比等要再算一遍;有怀疑的则一定要去查对资料。“数字”概念是知识的一部分。一些定数、常识数、已知数、可查数都不应当发生错误。“心中有数”编稿就会得心应手,“心中无数”就可能闹出大笑话。比如,1993年时一次晚上看大样,发现一条消息《人均报纸谁最多》。连过几关,大样已在手,只要随手一签字付印,第二天一个发行400万份的天大笑话就“诞生”了。原来翻译是个“马大哈”,把世界各国每10万人平均发生的“强奸案”译成了每10万人拥有的“报纸份数”。而我们的编辑由于“心中无数”,又不去“算”,结果一路绿灯。其实文内列表中提到了中国,说“每10万人拥有4.3份报纸”。只要算一下,那么全国12亿人口只拥有51600份报纸,而当时仅《参考消息》就发行400万份!“51600起强奸案”与“51600份报纸”,这是哪儿跟哪儿啊?此“案”一公布,大家都笑破了肚皮。再如一篇报道我国天燕-90空对空导弹的稿子,说其“最大射程为6000英里,最小射程为500英里”,空对空导弹能打将近1万公里?岂不成了洲际导弹?读者纷纷打电话质疑。其实应该是6000米和500米。翻译和编辑、发稿人都犯了不该犯的错误。

  9、形成职业条件反射

  有些敏感问题,编辑见得多了,就形成一种敏感神经的条件反射,马上有了警觉,如果一直处于麻木状态,导致一错再错,那编辑就该改行了。比如一看到香港、台湾就要想到是中国的一个“地区”,不能归在“国家”里。有些不规范不科学的用词也要形成条件反射,如一碰到“直升飞机”就要改成“直升机”;一看到“摄氏36度”就要改成“36 摄氏度”,如此等等。

  10、编辑是“第一读者”,自己不懂的千万别出手

  编辑本身也是读者,要设身处地为读者着想,自己看不懂的,就不能从笔底下放过。在一幅图片说明中看到“悉尼有个循环再选公园……”,“再选”二字在中文里不通,又不像是音译,一时又查不到资料,只好先做技术处理,改为“悉尼一个公园内……”。第二天一查港报,发现有“废物再造”的意思,这里果然是把“再造”错成“再选”了;再如有的稿子中提到“促使自然垄断遭到破坏”;“阿姆斯特丹条约中的重视动物福利要求条款”等等都不知所云。一问编辑“什么意思?”回答是“我也不知道。”这样的编辑怎么能行!

  11、切忌想当然把对的改错

  编辑没有把握的不能乱改。“凭印象”“想当然”是一大忌。有疑问而又没把握的,下笔前首先是找原作者核实,其次要查资料或请教专家等。有一次编辑把“香港上海银行”想当然改成“花旗银行”,实际上是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篇报道中出现“河洛”一词,编辑想当然解释为“河南洛阳”,实际文内是指代表中原文化的“河图洛书”;有条稿子说“肯尼迪遇刺时他在场”,编辑想当然在肯尼迪前边加上“美国前总统”,造成事实错,实际上是同样遇刺的参议员罗伯特 ●   肯尼迪;一个图片说明讲珍珠港事件时900名美兵在“亚利桑那号”战列舰上遇难,编辑想当然改为“航母”。

  12、语法不通要大胆改

  编辑要字斟句酌,不能以“大概意思明白”而得过且过。如“以色列只是2.2亿阿拉伯人人海中的四五百万人……”,以色列人是阿拉伯人?原来是语法不对造成文意错误。应该是“在2.2亿阿拉伯人的人海之中,以色列人只有四五百万”;再如,“中国的政策是坚决反对同台湾保持关系的任何国家”,从上下文意看,中国不是反对“这些国家”,而是反对同台湾保持关系。应改为“中国的政策是坚决反对任何国家同台湾保持关系”;再有“瑞典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比去年下降了300%”,这是不可能的,实际应为“是去年的三百分之一”。

  13、精益求精,坚决删掉废字废句

  要求编辑精益求精,其中一项就是要删繁就简。对完全重复的、可有可无的句子一定要删掉;一些文章中的、了、正、进行等不必要的虚字虚词太多,可要可不要的一定删掉。如“走出飞机舱”,“飞”字可不要;“一国两制是切实可行的”,“是”字和“的”字完全多余;再如“中东欧国家经济的滞后可能会给欧盟组织带来许多严重的问题”这句话,本身没有什么语法问题,但读起来显得有点累赘,其实,句内删掉两个“的”字、一个“会”字以及“组织”两字,既精炼又不改变文意;“在联邦总理府进行的这次谈话进行得非常紧凑”,两个“进行”不要如何?还有“在街上进行游行”、“在边防线进行巡逻”等统统去掉“进行”岂不更好?!

  14、该省的一定要省,不该省的绝不能省

  为了稿子简短明快,编辑经常省略或简化一些字词。如美国总统布什,没必要每次都称乔治 ●  W ●  布什。但要记住该省的一定要省,不该省的绝不能省。如国名、人名等在稿子中第一次出现时一定要用全称,不能通篇稿子是“伊”如何如何,“阿”怎样怎样,因为简称“伊”的可以有伊朗、伊拉克,简称“阿”的可以有阿富汗、阿尔及利亚、阿根廷、阿尔巴尼亚等;再如“奥委会官员批评说”,是“国际”奥委会官员还是“某国家”奥委会官员,这个定冠不能省。

  15、方便阅读,长句要断开

  标点符号除了帮助读者弄清语义外,另一功能就是有利于阅读。句子太长不仅不方便阅读,而且容易让人看不懂。如“中国许多亏损国有企业由于在市场经济改革开始使它们失去数十年来一直保护着它的国家补贴的时候过分卷入正在衰落的工业(如煤炭工业和纺织业)而处于不利地位。”71个字不断句,一口气读下来能把人憋死。这句话是不是改为“中国许多亏损国有企业正处于不利地位,因为在市场经济改革开始时,它们失去了数十年来一直保护着它的国家补贴,而且又过分卷入了正在衰落的工业(如煤炭工业和纺织业)。”更好些呢?

  16、服务读者,增加必要注释

  从人文主义角度,编辑是为读者服务的。服务就得时刻想着读者。服务落实到稿子,就是要有利于读者阅读、理解、留资、调研等等。加“注释”或现在风行的“相关链接”就是一例。如翻译过来的专门术语,最好在括号内注明外文;对读者不熟悉的货币数字,最好在括号内注明与美元或人民币的比价(周总理在世时曾要求过);对某些名词作必要的注释,如外国媒体常用的斯普拉特利群岛要注明“即我南沙群岛”,日本人常说的尖阁群岛要注明“即我钓鱼岛”;还有一些最新出现的名词或比较偏僻的词语等,最好能加上解释性的“小资料”之类,如“地区导弹防御系统”、“水水反应堆”;涉及到世界某个特定地区的重要事件,报道时最好能配上地图等等。

  17、编辑是化妆师,要敢于和善于加工润色

  翻译、记者、作者的文字水平不一定很高,编辑要敢于和善于加工润色,进行文字包装。如翻译稿说某女歌星是“美国歌唱界第一夫人”,改为“美国歌后”更明快;“得意地看着不同势力之间斗来斗去”,改为“坐山观虎斗”更确切;“播放令人哀伤不已的音乐”改为“播放哀乐”更简练。

  18、给错误的信息比没给这个信息更糟

  有些明知“有问题”的地方,一是不用,在不影响全文的情况下宁愿删掉;二是缓发待查。因为给错误的信息比没给这个信息更糟。错误的概念一旦“灌输”成功,就很难消除。像19世纪在瑞士实验室因小数点弄错而传出错误消息:菠菜里铁元素含量最高。至今人们在食谱中仍错误地把菠菜列为头号供铁者。

  19、学会做文字技术处理

  在编稿和看大样过程中,经常会碰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难题”,这时必须作出“技术性”处理。如在《南非虎年华邮摆乌龙》一稿中说,南非邮票“将戊寅年的‘戊’字误印成‘钺’的古体字‘钺’!”这句话让读者如在云里雾中,不知所云。实际上是因字盘上没有“钺”的古体字,结果编辑自己反而“摆了乌龙”。这里可改成“将‘戊’字误印成‘钺’字的右半边”或“误印成‘钺’的古体字(去掉了金字旁)”。

  20、提倡“怀疑一下”

  “怀疑”是发现问题的钥匙。多问一下对不对?是不是这样?可能不可能?合乎不合乎逻辑?这是减少差错的一个诀窍。我的经验,怀疑越多,成品正确系数越高。既然怀疑了,就一定要查资料或请教同行直至专家。如已经见报的《阿拉法特的助手们在争夺继任权》一稿中有这样一句话:“这家报纸暗示,两名‘年轻的土耳其人’正准备争夺继任权。”土耳其人怎么跑到巴勒斯坦争当阿拉法特的继任者呢?这个疑点明显不过,编辑应当查问一下。遗憾的是,一道道关口都没有怀疑,成品错了。实际上,是翻译将“少壮派激进分子”(英文为“young turk”,由“土耳其青年党党员”演化而来)想当然译成了“年轻的土耳其人”。?

  (作者为《参考消息》报原副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