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老记说事首页 >> 新闻业务参考 >> 看看差错究竟在哪里
看看差错究竟在哪里
2013年07月  作者:古连章  来源:新闻业务参考  浏览次数:177    责任编辑:xwywck

 

  编者按  本刊设有《好稿剖析》栏目,在此基础上再辟一《差稿点评》栏目。在这个栏目中,我们邀请媒体资深编辑就稿件写作、标题做法、语言文字等方面问题进行点评,以帮助大家进一步提高写作水平。

  看看差错究竟在哪里

  古连章

模糊概念要不得

  例1:

  在一篇题为“三亚公务宴请明显减少”的稿件中写道:“近日,三亚市相关媒体记者在暗访部分高档酒店时发现,与往年相比,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今年公务宴请明显减少”,“今年订餐数量比往年少了许多”,“好多单位预订的各类宴请都被退订”。

  点评:

  此稿件从标题到内容,用的模糊概念较多。如“公务宴请明显减少”、“比往年少了很多”、“好多单位预定的各类宴请都被退订”等。

  “明显减少”、“少了很多”、“好多单位”,这些都是模糊概念。而用模糊概念是不能写新闻稿件的。新闻稿件贵在真实、准确、确切,特别是反映变化的稿件尤其如此。类似其他写变化的稿件,如“永丰 :春节公车‘放假’节支50万元”、“霍城:取消公务宴请活动70余桌”,有具体的数字,说服力强。

  从中反映了两个问题,一是写稿人没有实际采访,或是采访不深入,听对方一说就信笔写稿。二是编辑编稿时未提出这个问题,让写稿人补充。类似这样的毛病,今后当注意避免。

行文逻辑需注意

  例2:

  在“如何终结‘五星级会议’”一文的第二自然段后几句话写道:“在这样的背景下,芜湖经济开发区公检法部门把会议开到五星级酒店,其实算不得什么‘创新’,而‘个人承担费用’的处理,对组织者和参会人员也是一个警醒。”

  点评:

  从上下文来看,“其实……而…… 也……”这段话有毛病,搭配不当。似应改写成:“在这样的背景下,芜湖经济开发区公检法部门把会议开到五星级酒店,算不得什么‘创新’,而‘个人承担费用’的处理,对组织者和参会人员倒是一个深刻的警醒。”

标题主语交代清

  例3:

  某报有一标题:

  送政策  送资金  送信心

  哈尔滨“一帮一”情系困难职工

  点评:

  这里未交代主语,实际是“哈尔滨纪检监察干部”。考虑到字数多,可以这样改写:

  哈尔滨纪检监察干部情系困难职工(肩题)

  用“一帮一”形式送温暖(主题)

空话套话不能有

  例4:

  一篇题为“静海:打造校园廉洁文化‘风景线’”的消息,全文如下:“去年以来,天津市静海县充分发挥廉洁文化教育、示范和引导作用,充分发掘本地廉洁文化资源,将课堂作为主阵地,打造出一道靓丽的校园廉洁文化‘风景线’。该县在各学校设置廉洁文化橱窗、文化长廊、廉洁格言电子屏等设施;编印《廉洁教育读本》,制定教学计划,纳入课程安排;开展办廉洁文化主题故事黑板报、看廉洁文化主题电影、讲廉洁文化主题故事等活动,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氛围。”

  点评:

  全文170多字,最前面的导语就写了70多个字,且都是概括性的套话,实在没必要;不如开门见山直接写该县的具体作法,给人以实感。

  消息写作贵在把最重要的内容写在前面,最忌讳把重要内容被一些空话、套话淹没了。

标题贵在有棱角

  例5:

  某报有一标题:

  民主阳光照亮希望的田野

  ——山西建设“阳光农廉网”推进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调查

  改题:

  “阳光农廉网”逼出了好村官

  山西推进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调查

  点评:

  原题本身作得有文采,但能否将之改得更生动、有棱角一点呢?完全可以。从文中看,里面引用了一些群众生动的语言,如“‘阳光农廉网’还真是逼出了好‘村官’”,如果以这句话来作主题会更好。请看看,改题是否比原题精彩多了、有棱角了。

写先进人物别太满

  例6:

  题为“夸夸我身边的先进党员”的稿件,介绍了一个党员干部辛苦为村民服务的事迹,其中写道:“13年的时间,他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村里,终于……”。

  点评:

  这里“他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不妥。容易产生歧义,写得太满了。应适当改写一下,如“他把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比较好。

基本事实要准确

  例7:

  一篇题为“七旬翁扫厕27载”的稿件中这样写道:“他一干就是27年,9855天,近2万次的打扫”,“现在他是退休干部,是七旬老人”。

  点评

  文中说他“是退休干部,是七旬老人”,“扫厕27载”。算一算,也就是说这位老人从43岁时就开始扫厕了。那人们就会产生疑问:43岁时他还在工作岗位上,他是如何扫厕所的呢?假如事实真是这样,也应该在文中适当的地方交代一下为好。

重要提法要规范

  例8:

  一篇题为“警惕‘腐败文化’”的短文中写道:“腐败文化成了一些腐败分子的藏身之处”,并将“被人讥为太呆板、假正经”、“有人有门路、有能力”、“因后台不硬、赶上倒霉”等现象,把“上交贿款被视为异类、神经不正常”等想法等,都说成是“腐败文化”。

  点评:

  “腐败文化”这个提法有误。就腐败而言,它根本就没有什么文化,它是个人贪欲的无限膨胀,是侵占国家财产的罪行。把腐败也冠以“文化”,容易产生误导,在一些重要提法上需要特别慎重,要注意规范。

修饰润色不可少

  例9:

  有一篇报道这样写道:“汪菊立,今年28岁……多年来,她一直寻找她的妈妈。她丈夫翻阅了从空军政治学院毕业分到甘南自治州的每一位学院的地址,并一一给他们发了信,让他们帮助寻找。一年、两年、五年……十几年过去了都杳无音讯。”

  点评:

  这里“十几年过去了”,时间概念不对,汪菊立才28岁,他们何时结的婚?这就写得不合逻辑,应当改写。行文要注意修饰润色,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引古诗文要准确

  例10:

  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就像古人所说:‘朝闻道,夕可死也。’”还引用古诗写道:“不堕青云鸿鹄志,泪盼其杰彩云归。”

  点评:

  在文章引用古文古诗,可使文章充满文采,且有韵味。但要注意引用时一定要准确无误。像上面的第一句“朝闻道,夕可死也”,有误。这话出自《论语》,句中的语气词不确,“也”应为“矣”。应改正为“朝闻道,夕可死矣。”第二句中有错字,“堕”应为“坠”,应为“不坠青云鸿鹄志,泪盼七杰彩云归。”

  (作者为资深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