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的“前论证过程”不可忽视
——以当下有关道德的评论为例
贾 亮
新闻评论是新闻体裁中重要的一类,是媒体对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和有普遍意义的紧迫问题,发表观点引导舆论的重要载体。一篇好的新闻评论,能充分反映作者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的体现,必须要靠作者借助理论和事实的力量,通过严密的逻辑论证,来证明其论点。如果一篇评论作品中错误地使用花哨流行的理论,随意地使用事实,甚至不惜靠夸大、曲解、编造事实进行论证,即便论点再抓人眼球也是站不住脚的。
论证在一篇新闻评论中的作用非常重要,这是每一个持评者都知道的。但是一些持评者缺乏从整体上和全局上对新闻事件予以把握和解读的能力,在撰写评论时,往往是论点先行。这样的一个后果就是,“为论证而论证”,持评者只关注评论文章中的论证,为了证明论点搜集事实寻章摘句。其实,这种对新闻评论论证的理解是一般意义上的,并不全面,评论文章中对论点的论证要想真正成立,必须建立在充分地“前论证”过程之上。
那什么是“前论证”过程呢?具体而言,就是持评者在提炼论点的过程中不仅要参透新闻事件本身的性质和意义,而且要跳出事件本身,把该事件放到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来理解和对待,要综合考量导致事件发生的各种因素,要与其他相关新闻事件甚至相反的新闻事件进行有效对比,决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为情绪所左右而以偏概全、出言极端。
以当下中国的道德现状为例,近几年,中国社会的道德成为新闻报道的一个热点话题,自然也成为新闻评论的富矿区。小悦悦事件中人情的冷漠,为了争座发生的互殴,中国式过马路中显露出的陋习,等等一系列现象,新闻评论开始从各种角度解读中国当下的道德现状。但是整体来看,批评性的观点无论是从数量还是力度都要远大于理性客观的分析,有些评论罗列大量不道德事件,毫不客气地指出中国的道德已经沦丧到家,连一点道德底线都没有了。这些评论文章可谓观点鲜明、“论证严密”,读来令人深思。但是评论并非这样简单,其论证过程不仅要体现在一篇文章中,对观点的有效支持上,而且要体现在提炼论点的过程中,这就是笔者所谓的“前论证过程”。
在关于道德问题的评论文章提炼论点的过程中,必须在“前论证过程”中解决很多问题。比如,不道德事件频现报端、网络,有没有技术进步的原因呢?我们看到,很多的不道德事件并非源自传统媒体的报道,恰恰是因为随着手机功能的强大,普通人也可以通过拍照、摄像等形式将事件上传至网络,通过网络的扩散,让一个个体事件成为更多人能够分享的公众事件。也就是说,这种事情以前难道没有,一定就比现在少吗,我们不得而知。想到了这一点,我们就应该提醒自己,单单通过“不道德事件”数量的增加,是不能肯定地得出“中国人道德沦丧”的判断。
还有的评论在批评指责不道德事件当事人的同时,直接怀疑中国当下整体道德水平,怀疑中国人的整体道德素质,甚至有人直接做出了“中国人的道德水平就是差”的论断。得出这种论断的人同样是缺少“前论证过程”。不能用个体代替全部,更不能以局部否定整体,这并不是个复杂的逻辑问题。在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国家,一个人或者少数人的道德素养绝不能与全体国人的道德水准画上等号。但是很多持评者一谈到道德问题,就撇开具体的事件和具体的人,开始对“中国人”这一群体妄加判断,并抬出诸如“国民劣根性”等观点予以佐证。其实,只要不被情绪或他人的观点裹挟,就会在独立的观察与思考中发现:无论在媒体上还是每个人身边,那些体现着道德光辉的好人好事,在整体数量上要远远多过那些不道德的人和事。然而,我们却没有因为好人好事多,就断言中国人的道德水准无可指摘。
评论中经常出现的一个现象,是把发生在中国的新闻与外国同类新闻相比较,关于道德问题自然少不了。不久前,北京城区内一家餐饮店起火,消防车在前往救火的路上,不但不能享受优先权,反而被其他车辆强行超车。此视频引起网民热议,并与“德国车辆让行消防车”视频作对比,指责中国人没有社会道德。随便把一位外国人讲道德的事例和某位中国人不讲道德的事例放在一起,就得出外国人的道德水准高于中国人的结论,是不科学的。在社会科学领域,样本的选择和对照需要遵守一定的规范,孤证是没有说服力的。但这样不负责地简单对比在当下的新闻评论中比比皆是,在与反腐倡廉相关的评论中也更常见。一些持评者动辄就美国如何、新加坡如何、瑞士如何清廉,但就笔者了解,而这些人其实对该国并没有多少了解,其引用的材料也多是从网上搜集,缺乏鉴别和辩证批判的过程。
同样的道理,具体到每一个不道德事件,既然不应该以偏概全,那是否可以对冲突当事人毫不留情地加以批判呢?笔者以为不应该。因为新闻评论的社会功能是针砭时弊、匡扶正义,而不应是个人情绪的宣泄。即便是有“爱之深、责之切”的初衷也要讲求方式方法,要考虑到当事人的感受,要以让他们和其他人明白道理为目的。批评的原则是就事论事,批评的目的是治病救人,而不应该是伤害。每个人都有情绪不好的时候,都有失控的时候,因为一件不道德的事情就否定一个人,也是不可取的。任何人都不应该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随意指责他人,因为这样的抨击已经构成了“舆论暴力”,本身就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
新闻评论之所以产生、存在和发展,是因为人们不仅需要通过媒体了解新闻事实本身,也需要通过新闻媒体了解新闻事实的意义、其产生的原因及发展方向。所以说,“前论证过程”是每一个从事新闻评论写作和编辑的同志必须注意的,因为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好,一篇看似论证严密的评论往往是站不住脚的,是违背评论的初衷的。这样的评论如果发表,不仅不会起到引导舆论的作用,反而会好心干了坏事。就当下国人对社会道德的认识现状而言,一些缺少“前论证过程”的评论无疑起到了放大道德问题、恶化社会认知的负面作用。
评论不仅仅是批评。如果能把评论的“前论证”工作做到位,很多问题就能发现不同的评论视角,就能更加客观理智地进行评论。当然评论的“前论证过程”涉及的方面绝非只有上面几个,这只是一种思路,需要针对不同的新闻事件进行不同的“前论证”。
(作者单位:中国纪检监察报社)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