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报网融合是时下的大趋势。如何将其做得更好,是摆在企事业报等媒体面前的一个课题。今天我们刊登湖南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董岳林的文章,看看该报的具体作法,对大家能有些补益。
探索报网融合的新路子
董岳林
报网融合是一个新的课题,将其切实做好,能起到巨大的传播作用。下面介绍一下我们的具体作法如下:
即时播报抢速度
在时效性上,报纸比不过网络。报网融合,就是要相互借力,弥补报纸传播时间滞后的弱点。在这方面,我们一是在华声在线首页开辟“即时播报”,主要滚动播出经过精心筛选、编辑湖南日报尚未见报的作品,内容为时政要闻、重要时评、突发事件新闻等等。二是将我们已经采访到但尚未见报的湖南突发的和重大的新闻事件,向国内各重要网络媒体进行推介。
2012年5月,时任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周强深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千工坪乡亥冲村,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倾听基层干部和群众的心声,自己动手撰写亥冲村的蹲点手记。如此有重大新闻价值的新闻,必须在第一时间完成全方位传播。报纸要第二天才能出来,但我们前一天晚上18:30分就将稿件在华声在线上挂了出来。10分钟,即在首页3处重要位置进行了转载。一个小时后,相关评论马上在网络上展开。随后腾讯等60余家媒体转载,对舆论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新媒体合作平台
报网融合让我们认识到,不仅要在传播方式、传播手段上不断加强与创新,还必须在传播渠道拓展、品牌推广塑造上,跟国内重要网络媒体如人民网、以及腾讯、新浪、网易、搜狐等进行战略合作,开展项目合作,实现优势互补。
2011年3月,我们主动与人民网、、央视网,就“建党九十周年”、“纪念辛亥革命百周年”等重大活动,达成共同策划、相互支持的合作共识。与新浪网、腾讯网等门户网站,达成策划、联办“湖南印象”、“湖南文化地标”等一系列特色活动。这些项目的联合运作,让地方党报媒体的主流舆论声音,在全国更高、辐射更广的媒介平台上得以传播。
聚合信息掘深度
党报利用新兴媒体及时进行二次传播,一定要避免狭隘的解读,将二次传播等同于报纸网络版。那种简单将报纸内容直接搬到网上的做法不可取。网上报纸开始盛行时,内容一般与纸质母报雷同。其目的是为了扩大报纸的影响,为报纸与网上报纸赢得更多的广告份额。但从目前情况来看,经过几年的发展,与纸质母报内容完全雷同的网上报纸已不多了,取而代之的是其内容发生变化的网上报纸,甚至其内容远远超过纸质母报的容量。
二次传播要做出特色,需结合党报的资源与网络媒体的优势、网络读者的阅读习惯,充分利用网络进行二次开发。党报的优质资源很多,如品牌优势、高公信力优势、高素质从业者人才优势,等等,这些优质资源,是其他网站所无法具备的。我们要融合网络新闻发展的特点,对报纸上的新闻进行背景以及相关观点的拓展,让网络成为报纸有限容量的无限延伸。我们挂到网上的信息,必须是聚合了的信息,同一个信息,在报纸上是一个信息点,在网上就是个信息群。
2012年7月10日,由我们主办的“探访湘江边最美村镇”活动再次启动。来自人民网、、中国日报网和新浪、腾讯、搜狐、网易等全国知名网站,以及湖南日报、华声在线等媒体近20名编辑、记者,冒着酷暑,行程2000多公里,深入湘江流域沿线8市的典型村镇进行采访。同样一个村镇的报道,在报纸上只有1500多字,加一张图片,但在网络上呈现的要多得多,该活动的网络新闻页面有文字、照片、视频、采访花絮、微博互动等等,一个村镇的相关信息如果要量化的话,文字在20000字以上,照片在50张以上。
读者互动起热度
网络是信息传播平台,也是人际交往平台。党报要利用网络来提高影响,传播信息只是一方面。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利用网络聚集人气,与读者形成互动。
2011年5月9日,我们联合腾讯网,启动了“红色追寻——走进党史事件纪念地”大型联合采访活动。如何让年轻读者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这段“苦难辉煌”的历史,我们报道注重传播手段的创新。腾讯网在对湖南日报所刊发的报道进行二次传播的同时,腾讯微博还专门开辟“红色追寻”专题,作者与读者、读者与读者、作者与作者热闹互动,共发表微博5000多条,一些革命战争年代鲜为人知的人物、实物照片,通过微博得到广泛传播。
(作者为湖南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