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老记说事首页 >> 新闻业务参考 >> 人民日报编辑记者谈改文风
人民日报编辑记者谈改文风
2013年05月  作者:  来源:新闻业务参考  浏览次数:179    责任编辑:xwywck

 

编者按    改进文风是新闻从业人员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作为全国报纸“排头兵”的人民日报率先行动,编辑记者认真思考这个问题,并在工作中努力践行。现将部分同志就如何改文风的心得体会刊发于此,供大家参阅。

 

新文风    新政风
北京分社   朱竞若

     短与活,精彩与好看,是新闻永恒的主题。时代不同,要点不同。上世纪80年代,文革遗风犹存,新闻界立倡:新短快活强。10多年前,读图时代突显,人民日报新闻改革,实践“大标题,短文字”。今天中央领导亲倡短与活,因为,只有新文风,才能承载新政风!

     但是,短,并不是分量的减轻,传播力度的减弱。这就需要大胆的编辑思路、创新的处理手法来支撑。在众口喧腾的网络时代,我们的政务新闻只能加强,不能减弱。短与强,活与重,严肃与吸引,如何处理好这样的关系,在新的传播格局中构建新的优势,是我们党中央机关报报人面临的长期挑战。

     十六大以后,人民日报的新闻改革,动静不可谓不大。但是,动了新闻,没动要闻。要闻与新闻,成为两个风格、各成一体的板块。今天,改革从头版头条开始,由一版领衔主唱了。可以相信,当编辑部砥砺前行的时候,所有的记者都会紧紧跟上,因为,这是他们内心深处久已存在的呼唤和渴盼!

新闻贵在言之有物
河北分社  王方杰

     新闻贵在言之有物。读者买报纸,花钱费时,总要有所收获:或得到资讯,或解疑释惑,或娱乐心情、消闲破闷。满足了一种或多种需求,新闻才有存在的意义,报纸也才会在读者心中占有一席之地。

     新闻言之有物,贵在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瞄准时代需求和困惑,响应人民的呼声和要求,以领先时代的思想性、政策性来驱散迷雾与茫然,实现党报的指导性;新闻言之有物,贵在有新意,创新思想、体制和机制,启迪智慧,给人以借鉴与启示;新闻言之有物,贵在提高记者的思想素养,提高对人和事物的准确敏锐的判断与辨别水平;新闻言之有物,贵在文字清新,文风朴实。能否用准确、精简、大众化的语言告诉读者发生了什么、意味着什么,体现着记者的职业水平,也体现着记者的职业道德;新闻言之有物,贵在靠脚踏实地,始终保持职业激情,保持对社会对大地的深情。永远不脱离火热的生活,永远与社会的主流意识相呼应,永远站在时代潮头,永远是当一个好记者的必备要素。

宁为刚健不痴肥
福建分社  费伟伟

     何为好文风?似乎很难用哪句话作定论。古人说:文贵简。“简”无疑很重要,古人甚至认为“简为文章尽境”。

     那么,如何理解这个“简”字呢?我以为有这样几个“关键词”:

     一是简短,不仅是文章的篇幅要短,而且句要短、词要短。因此必须“锤字炼句”,百炼成字,千炼成句。

     二是简洁,要杜绝空话、废话、套话。

     三是简明,须“言浅而思深,意微而词显”,不可隔靴搔痒,不可拖泥带水。

     四是简朴,简朴,就要多讲事实,少讲道理,用事实诠释道理。

     搞明白了“简”的要点,改文风自然也就容易找准抓手。首先是要将段落化繁为简,而最主要的功夫当然还是下在让句式简短、让字词简洁洗练上。
     
     然而,简并非易事。但难归难,却非不可为。为文要“意在笔先”,改文风也要“意在笔先”,落笔之前,心里先装下这个“简”字。不仅敏于思考,更勤于实践,持之以恒,定会大有收获。


“短"也是一种作风
湖北分社  顾兆农

     文章短不下来,看似文风问题,其实,更是作风的事情。多年前,一位年轻编辑对我说,“没有不能删的稿子”。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如今,说者成熟了,否认当年说过这么牛气的话,而我却把它一直当真理。从业务的角度说,哪有绝对不能删的稿子呢?“不能”是因为业务之外的原因,实质是“不让”或者“不敢”。

     十八大闭幕那天,习近平同志与记者见面的讲话,清新、平实、不长,很有感染力,广受中外好评。这是一次示范,也是一种引导。

     2010年5月12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的一次讲话中,也曾专题谈过改进文风的问题。那次讲话中,习近平同志特别说到,“改进文风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对此我理解,因为文风不是孤立的事情,它的背后是作风和党风的问题。作风浮躁奢华,文字就清爽朴素不起来。
作风不是“风”,它是一种习惯,一种坚持,一种养成,一种素质。个人作风集成后,就成了党风和社会风气。


片言可以明百意
广东分社  王 楚

    改进文风,我们首先要从观念上改,文章并非长即好。大块头文章见报固然能虚荣一把,但说实话,只有谁写谁看,写谁谁看。

    改进文风,要从采访上下功夫,人到基层,语言就活。微博时代,互联网时代,不采访,报出来的是“信息”,当的是“爆料”员的“枪手”。党报记者应该报的是思想、精神、趋势。只有到基层、到群众中去,才能拿到鲜活的材料,才能挖掘到群众心底的宝藏。

    改进文风,写稿要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我们当记者,既要盯住领导层,更要盯住基层。新闻界“走转改”,就是让新闻记者到基层,到群众中去体验、挖掘、充实,书写时代的楷模。

    改进文风,记者要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要有激情,就是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对自己笔下不自信,是写不好的。文章贵在独创,要用自己的语言和表现方法。为文功底重要,但感情更重要。只有在感情处于沸腾状态时,才能词源倒倾三峡水;笔阵独扫千人军。


从“与受访者的距离"改起
福建分社  赵 鹏

     又长又空、充斥套话与旧语的新闻报道,大概就是读者心目中的“烂文章”,就是我们说的“坏文风”。改文风,恐怕就是要改这样的文风。

     论及如何改,我认为应先分析一下“烂文章”、“坏文风”是如何来的:一是深入不够,了解不清;二是问题复杂,懒得搞清;三是表达欠缺,功底不厚。此三种原因,记者改进文风时必须警醒。在此对症下药,提三点建议:一要和受访者距离近些再近些。只有放下身架,无限接近被访者时,采访才会有收获,才能有启发和触动。二要保持好奇再好奇的心态。一个记者如果从不好奇,那他的文章又怎能让读者产生新鲜感?三要表达平实再平实。简单说,平实就是能用百姓最平凡的大白话表达出最深刻的含意。对于记者,特别是年轻记者,刚写稿子时,恨不得用尽天下最美之词句。实际上,一个记者越成熟,就越老而弥平、平淡真实。当人生历练到不需要用文件套话、会上官话、装腔废话填充文章时,文风自然就改进了。


生动活泼与生吞活剥
海南分社   陈伟光


     写文章的诀窍在写好身边的事、熟悉的事。只有深入生活、感受生活、观察生活,作品才能打动人。

     新闻作品要感动人,同样离不开深入生活、感受生活、观察生活。老一代名记者谆谆教导我们的,就是要长时间体验生活。现在,交通发达,资讯发达,获取素材方便多了。于是,我们偷懒了,打打电话,上上网,素材一大堆,编写个稿子不是难事。但是,因为记者没有贴近生活,就不能企望新闻作品贴近读者。

     新闻记者的本,是深入生活、感受生活、观察生活。新闻作品的道,就是生动活泼,能够打动人、教育人、鼓舞人。不到现场去感受,就拿不到活的材料。用别人给的材料写稿,就是生吞活剥,必然消化不良,怎能企望读者相信?

     地方部要我谈文风,不敢多谈,谈多了自己都心虚。现在文风不好,就像得了传染病,我也不能免疫。做记者有些年头了,得意之作甚少,《鹭鸟天堂田心村》算是一个,不因别的,只是我真的到这个村庄呆了一整天。


文风背后是作风
地方部   杨  彦

     文风如何改?答案早有之:“走转改”。文风要改,务必先深入基层,转变作风。 

     在记者方面,就是应“坚持走转改,强化短实新”。好的文风表现为短、时、新,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求所有的记者在今天能依然坚持新闻战线前辈们“靠脚底板跑新闻”的优良传统,到最贴近生活、最贴近实际的地方去挖掘新闻富矿。因为不管从任何一家媒体已过滤的信息中找新闻,都远不如亲身到基层来得真切和鲜活。

     在编辑方面,首先做一个负责任的编辑,不为人情所困,敢于让记者反复多次改稿,甚至不留情面地毙稿;其次做一个有慧眼的编辑,善于从记者自主采写的稿件中发现好选题,并进一步指导其写出好文章。
在激励机制方面,应以质量为唯一标准,重奖真正的好稿。应不拘泥于比例指标,如果没有达到要求的稿件,要允许空白;不要因为考虑各种平衡,而把不符合标准的稿件勉强推荐。每一篇“好新闻”都应是记者学习的范例,令人信服。


常给文章换衣裳
地方部  刘  波

     行文如着衣,当下不少文章,文风僵化沉闷,犹如常年累月一身“中山装”。这样的文章,很是庄严肃穆,虽让人敬重,却少了阅读中的轻松与愉悦,久而久之,就会让人敬而远之。

     改进文风的关键,在于摒弃“长、空、假”,倡导“短、实、新”。在这个时间如同压缩饼干一样的年代,少有人去看长篇冗作。长有两个方面,一是篇幅长,把它读完,需要脑力加体力,还要眼有力;二是句子长,一条长龙没有标点,读完一句连吁带喘。近年来,各级领导一再提倡写短文,要求把篇幅降下来,把质量提上去,可谓切中时弊,一击中的。

     按照我的理解,“短、实、新”就是结构紧凑篇幅短、内容丰富语言实、文字生动思想新。一篇文章具备这三点,就不仅有了健康的躯体,而且有了整洁的外衣。

     好的文风来自基层,好的文风来自真诚,好的文风来自拒绝平庸。改进文风如同改变一下文章的衣装,看她的感觉会不一样。


弹簧宜紧不宜松
山东分社  卞民德

     一篇文章,如同一根弹簧,太松弛了就会没有力度,更无法深入读者的内心。这样的道理,对于常年与文字打交道的记者而言并不难理解。
最近几年,报社编委会一直在号召多写短文、少写长文,各采编部门也在坚持不懈地深入开展“走转改”活动。

     我觉得,改文风首先还是要改变心态,让自己更加超脱一点。每个记者,都要对自己写出的每一篇稿件负责。如果总是带着各种“镣铐”跳舞,肯定不会精彩。有了超脱的心态,接下来就要真正沉下身、沉下心,踏踏实实采访,开动脑筋成文。把每一篇文章都当做一根弹簧,使劲挤掉多余的空间,让它真正地“绷”起来。等文章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时候,它应该是蓄积了足够的力量,能够打动人心。

     我党曾多次不遗余力地整治不良文风,如今中央领导同志又提出人民日报要带头改进文风。能不能把它持久地落到实处,在具体的操作上需要编辑部门和一线记者相互配合。作为一名党报工作者,从自身做起、养成良好的文风,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寻找文字的张力
陕西分社  姜  峰

     文字之驾驭,如弯弓之开合。用力过猛,则成所谓“党报八股文”,读之生厌;力道不足,则流于单薄。而一收一放间,其恰到好处的临界点,方是文字张力“十足”的时刻。

     文字的张力,首先来源于报道文本内容的多样化、丰富化。身边的环境、场景,人物的穿着、外貌、性格、喜好,凡有助于丰富报道内容的细节,皆可入文。大量的细节和故事,能够产生文章的多重审美感受。其次,文字张力的产生,在于打磨语言。简洁凝练的遣词,短平快的句式,修辞手法的大量运用,方言、俚语等通俗语言的使用,都有助于提高阅读快感。再次,在于把握节奏,这需要精心安排文章的结构。平铺直叙的文字,只会造成张力的消解;动静相间、跳跃起伏、存在内在冲突的文章结构,才能产生节奏韵律。最后,寻求文字的张力,离不开对采访对象丰富情感世界的呈现。一篇报道中越是呈现富有层次的、矛盾冲突的人物内心世界,文字所承载的情感就越深厚,张力效果就越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