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老记说事首页 >> 新闻业务参考 >> 采访名人时的心理素质、角色定位与技巧
采访名人时的心理素质、角色定位与技巧
2013年05月  作者:吴景娅  来源:互联网  浏览次数:258    责任编辑:xwywck

 

摘要:人物访谈从来就是受众关注度很高的新闻类型,亦是记者经常接触的新闻类型;采访名人既令记者向往,也往往令记者挠头。凡是成功的名人采访新闻,都离不开记者采访时良好的心理素质、恰当的角色定位以及适合的采访技巧。

(一)

     20世纪30年代,在远离西方舆论并为人肆意诋毁的中国红色首都——延安,发生了一件很轰动的事情,那便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到来。这位高瞻远瞩的美国人以他同行们前所未有的勇气、客观和公正,为全世界的人们展示了一个致力拯救自己国家和民族于危难中的政党和它卓越的领袖们。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的名字便是随着斯诺的《西行漫记》而响彻了当时沉闷的反法西斯阵营。

     斯诺作为记者的成功之处在于:他不但让全世界客观地认识了中国红色势力的力量,还与毛泽东这样的世界级名人成为了朋友,以至于革命成功之后的70年代,再来中国访问的他也能作为毛泽东的特别嘉宾,与之携手共登天安门城楼。  

     这段名人与记者的交往堪称新闻史上的佳话。从某种意义上讲,任何一位成功的名人身后都有一位不凡的记者。名人之所以成为名人都必须通过记者这座桥梁,否则即使你是金子和珍珠也将淹没在人群里。从这一点说,在大西北的风雪中沉寂了30多年才被一位有敬业精神的记者掀起了头盖的王骆宾便是最好的证明。  

     当然,记者与名人的关系又是很微妙很脆弱很危险的关系,如水与舟。因水门事件下台的尼克松在总结失败教训时,把一半归咎于自己的一时糊涂,一半归咎于“太爱鼓噪的记者”。第一个宣传我国改革开放中某名人的记者恰恰又在多年以后率先揭露其虚假性。于是便有名人感叹:成亦记者,败亦记者;于是便有经不住曝光的名人,气急败坏地拒绝记者,伤害记者,甚至像马拉多纳那样持枪指着记者的脑袋……  

     其实,并不是记者反复无常和无情,而是新闻本身的客观性、公正性所决定的,就如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一样,在新闻事实面前人人也是平等的。舆论监督只有这样才有其权威性,成为维持社会道德规范和秩序的重要力量。  

     采访大大小小的名人是记者不可避免的职业本份,特别在这个因电话、电视、网络、飞机把世界变成了一座村庄、增大人们接触机率的时代,名人朝我们迎面而来已是司空见惯的事情。无疑,它对记者本身的素质(心理和业务的)以及角色定位提出了多方的挑战和考验。

(二)

     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恰当的角色定位是采访名人能否成功的必具条件——   

     1、把自己置于舆论传递者、新闻媒介的位置,不要仰视名人。  

     当你以记者身份出现在名人面前时,首先应提醒自己是代表着一种新闻媒介、一家新闻单位而不是你自己。你是以媒介的姿态与名人对话,因此你的人格和工作理应得到名人的尊重和配合,心理上应取与名人平等的状态。  

     但在现实中我们许多记者恰恰忘记了这点,常常以“追星族”、“粉丝”的面目追逐于歌星、影星左右;其中也有人怀揣不太磊落的私心,借名人的光束照亮自己,以写名人来使自己成为名人。去年国际巨星LADY GAGA到台湾,当她以一贯的搞怪造型与媒体、歌迷见面时,首先疯狂的竟是那些记者——对LADY  GAGA围追堵截,热泪盈眶并狂热地呼喊着她的名字,递上一摞摞衣物让其签名,甚至试图与其握手合影,根本无暇顾及自己的采访工作。             

     这样的记者忘了自己的身份是媒体人,而成为了“狗仔队”。因为角色的低级化,他们拿来吸引读者眼球的无非是明星喜欢穿什么衣服,喝什么饮料,再加上婚恋秘闻等等。只是为读者提供了一堆垃圾食品而已。  

     当然,在我们新闻队伍中也有不少恪守职业道德的记者,有影响和份量的好新闻往往出自他们之手。例如当年张艺谋和巩俐在国内外电影节上频频得奖,又频频闹出一堆绯闻,可谓风头占足了大报小刊的版面,所有媒体自然都把报道着力点放在他们的获奖与绯闻事情上。但就有这么几位记者以自己的新闻敏感和责任感报道了张巩二人在拍摄电影《菊豆》时只给饰演杨天白的农民小演员少得可怜的报酬,特别当小演员陷于失学困境向他们救援时,两位大明显竟忘了当初的许诺……这种新闻上的“反弹琵琶”不是哗众取宠,而是开拓出另一个视角,让受众从多方位认识明星。也因此借助舆论的监督来提醒明星、帮助明星。  
    
     2、实事求是是新闻的生命线,记者应尊重采访对象,包括名人,要与人为善。  

     时下一些记者专好打探、搜寻名人的生活隐私、缺陷和癖好来添油加醋、胡编乱造,撰成“专稿”、“特稿”之类,以所谓“轰动效应”来增加电视、报纸的收视率和发行量。还有的记者因为名人没给自己好处或好脸色,甚至是甘做另一些名人或别有用心的人的帮凶,滥用手中之笔,捏造事实,口诛笔伐,欲置他人于死地而后快。这岂止是失去了记者应有的风度和操守,简直是在犯罪。  

     前不久在某地区就发生过这种事件:一生意兴隆的民营企业家因遵纪守法,积极纳税成为先进典型,也成为了一方名人。荣誉不但给他带来了名气和财源,也让他成为“唐僧肉”,各处神仙都想来“咬”一口。“咬”不上的部门竟恼羞成怒,以重金收买某报记者去胡编乱造,“揭露其假先进、假典型的真实面目”。好在这个企业家再不像当年的影星阮玲玉一样因“人言可畏”而忍气吞声,而敢于拿起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把诽谤者送上了审判台。   

 
    总之,记者在采访名人时的心理偏失——无论是仰视名人还是凌驾于名人之上,皆由私心作祟。俗话说:无私便无畏,真正优秀的新闻只能出自心底坦荡的记者之手。

(三)

     采访准备可分为长期准备和短期准备,前者是一种广泛的知识积累和信息搜集,后者是具有某种目标性、针对性的“做功课”。例如一位文化记者应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学史、艺术史、文化思潮、动态、代表人物、经典作品有着广泛的了解,并具备一定的鉴赏能力。拥有了这样的文化积淀,当他采访作家、诗人、画家、书法家时,再对具体对象的经历、作品、艺术风格有所了解,就能做到临阵不乱、胸有成竹,甚至与采访对象一见如故。形成投缘、知音般的氛围。这样才能找寻令对方兴奋的话题让其滔滔不绝,发现并挖掘出名人内心世界鲜为人知的一隅,刻画出一个有血有肉、形象丰满的名人形象。  

     笔者曾作为文化记者采访过中国不少的著名作家与影视明星,少说也有近百人。如果说记者是“读人”的职业,那么“读”这些名人的确是在读波澜壮阔、风云际会的人生风景。然而,笔者在“读”他们时,首先是把他们放在芸芸众生这个大背景上,去“读”他们的喜怒哀乐、卓越及卑微,以人的概念和范畴去认识和理解他们的作品和行为。假若脱离了这点,便是在“读”神或超人了。所以我们在采访名人时应该从这些方面入手:  

    1、夯实先期“备课”,找到共同交流的兴奋点。

     愈对名人有多元、多角度地了解,愈能让你与名人面对面时,能短兵相接,很快调动对方配合你的节奏,找到共同交流的兴奋点。  

     当年笔者在拟定采访路遥的计划时,读了路遥的代表作《人生》和《平凡的世界》和各种风格的作品,以及对他创作正反两方面的评价,并一直追踪他的动态,但没有匆忙上阵去采访。当得知路遥获得了茅盾文学奖时,才感到采访的时机成熟。所以当笔者面对不擅言辞、也不太愿见记者的路遥时,才能提出一些颇具分量令其感兴趣的问题,在最短时间内成为他谈话的对手。结果最初只答应接受采访半小时的路遥整整海侃了两个多小时,并把他正在写的长篇纪事散文独家提供出来。后来笔者撰写了7000多字的专访《路遥与他平凡的世界》分两期刊登在《重庆晚报》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事隔半年,中年的路遥竟与世长辞。作为最后几位采访过路遥的记者,笔者为以后的路遥研究留下了宝贵的资料。  

     采访名人,开始的氛围不免拘谨和尴尬,以什么样的话题来打破最初的坚冰呢?这仿佛是一把神奇的钥匙,阿里巴巴对上暗号才能使山门洞开。所以对第一句话的选择,对第一个话题的选择都变得十分重要。采访台湾女作家三毛时,笔者由于深谙她对充满奇异风情的服饰无比喜爱,就在自己的穿着打扮上“有的放矢”,配戴了有浓郁藏民族风情的耳环、项链,穿着具有吉普赛风情的大花裙。见到三毛的一瞬间,笔者本能地感到它们吸引了三毛,使她产生了认同感,也使我们很容易就找到了女性共同关心的话题——以服饰作为交谈的契机,由此引出有关人生、情感、文学的讨论。而这些对话始终在一种充满女性温情的氤氲中进行。或许是受此感染,看似个性奇特、不好接近的三毛却敞开了心扉,倾吐了许多难与人言的心事。

     2、投入情感,进入名人的角色环境中去尽量正确地理解与传达名人。  

     什么叫理解名人?即是把名人放在一定的时代、时期、范围、生活环境和人生经历等客观条件下去观察、去设身处地地为之考虑;何谓正确传达?即是要真实地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以人物的行为、事件来说明人物,而不是凭记者的推断和想象去塑造名人。  

     在“走基层”的活动中,笔者曾采访过本市一位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三八红旗手称号的公共汽车售票员。在笔者之前已有不少新闻媒介对其作过宣传。只是由于宣传的过度拔高和夸大,反而使她与周围的同事格格不入;她的许多实际困难,也因为她是高高在上的知名人物而不好开口让有关方面解决。19岁的她竟因为媒体宣传背上了沉甸甸的包袱,而害怕见记者。笔者选择了去她无法遮风挡雨的简陋宿舍——她的生活地点进行采访。因为地点选择的恰当(这也是很重要的技巧),使采访现场成为沟通采访者与被采访者心灵的桥粱,唤起了她的信任感和谈话欲。她说,“凭着你看到我最真实的生活处境,我都会对你说真话而不是套话。”而身临其境的我也更容易产生对她的钦佩之情、怜爱之情,从而激发强烈的责任感和激情去对被采访者加以正确的报道。正是基于这种真正的深入了解和理解,笔者写出了颇有分量的特写《沉重的桂冠》。  

     3、网络时代的到来,为记者采访名人提供了更广阔的时空、更多的可能性与便利。但也对记者的功力与采访技巧提出新挑战。

     记者要研究远程采访名人的技巧,现在通过电邮、QQ、FaceTime等网络手段去采访名人,已成为常态。它是现代科技对新闻媒体最瑰丽的奉献,拓宽与增加了记者采访的疆土和能量。从某种意义讲,它给予了记者穿越时空的一双翅膀。但人物专访说到底是与人打交道的工作,需要人与人心灵的碰撞,这是无法依靠现代科技来完成的。在失去了与采访者面对面所具有的表情、肢体甚至某个细节语言来沟通的优势后,记者的采访提纲与聊天的思路便成为决定成败的唯一因素。如果记者前期准备不充分,找不到打动受访名人的关键要领,这样的远程采访或以失败收场,或者无法在对方身上“掏出”你想要的东西。你得到的只是一堆空泛的材料,而不是鲜活的新闻。  

     从一定意义上说,名人采访可以成就一个记者,也可以毁掉一个记者;姑且暂不讨论记者的职业操守、道德修养以及社会环境,一次成功的名人采访,一定离不开记者自己所具备的良好的心理素质、恰当的角色定位以及适合的采访技巧。 

参考文献:

[1]《西行漫记》(埃德加·斯诺  著)
[2] 《人生》(路遥著)
[3]《平凡的世界》(路遥著)
[4]《新女报》(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管、新女报传媒主办)
[5]《健康人报》(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管、新女报传媒主办)

(作者为重庆《新女报》传媒副总编、《健康人报》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