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老记说事首页 >> 新闻业务参考 >> 媒体人心声
媒体人心声
2013年05月  作者:  来源:新闻业务参考  浏览次数:145    责任编辑:xwywck


      中宣部副部长、人民日报原总编辑吴恒权在谈改文风时强调:“要从两个方面进一步改进文风,一是内容二是语言。有些评论的传播力很强,就是因为内容很深刻,语言很生动,‘思想锐利’。文件语言不能多,能说短的,就不必长;必须长的,也要尽量短。重大典型报道应该把篇幅压下来,也要有硬性规定,不能太长。”


        新华社社长李从军谈新闻改革时说:“坚持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多报道人民群众的工作生活,多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多宣传人民群众中涌现的先进典型,激励全体人民信心百倍地创造美好生活。要准确把握新形势下新闻宣传的特点和规律,创新报道内容、形式、方法和手段。要进一步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推出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精品佳作。深入研究受众的心理和习惯,善用传播技巧,用事实说话、用典型说话、用数字说话,不断增强新闻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

     作为一代名记者,范长江关于怎样做一个合格的新闻工作者的论述,是相当精辟的,许多是他“自己暗中摸索的经验”,得之不易。他说:“一要有坚定的政治态度;二要有操守,“非有高度的牺牲精神不为功”;三要有丰富的知识,既要博,又要精;四要有不可缺少的技术条件;五要有健康的身体。这五条是对初学者而言的,可以称之为‘新闻工作入门’。”

      新华社原社长穆青曾说:“我们做新闻工作的要有蜘蛛结网、春蚕吐丝的精神,要呕心沥血地为人民吐丝、吐好丝。”此外,穆青还在《为人民多吐丝》一文中强调:“作为一个记者,最重要的是一天也不要脱离实际,脱离群众。脱离了实际,脱离了群众,等于脱离了生活。脱离了生活的源泉,记者工作的生命就要终止”,“我希望新华社的同志们都要做促进派,要呕心沥血地为人民多‘吐丝’,‘吐好丝’。”

       人民日报原总编辑范敬宜曾作诗一首,对那些作风浮躁的记者,提出了善意的批评:“朝辞宾馆彩云间,百里万里一日还。群众声音听不到,小车已过万重山。”他告诫人民日报的记者们:“眼睛不要总盯着《人民日报》那0.2平方公里,而要看到960万平方公里。要记住‘离基层越近,离真理越近’这个道理。”

     新华社原总编辑南振中曾说:“‘可读、可信、可亲’不单是个表现技巧问题,首先是个群众观念问题。新闻工作者应该时刻想着自己的服务对象,满腔热情地探索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表现形式。”

解放军报社社长孙晓青说:“我们要进一步弘扬军事新闻工作者‘走’的传统,军事记者从当年在中央苏区的《红星报》和红色中华通讯社开始,就形成了走的传统。在走转改活动中,解放军报社记者以饱满的热情上高山、下海岛、进机场、蹲舰连、走边防,弘扬了军事记者‘走’的传统,推出一批采自基层一线的生动报道。”

      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在一次讲演中回忆自己的学生时代时说:“自己大学的专业是俄语,读过许多著名俄国作家的原版作品,这为我日后从事文字工作打下了深厚的基础。虽然不是新闻专业出身,但我认为这并不重要,作为一名记者,一定要学会提问,一个好的问题,往往能赢得被提问者的尊重,还能为后续的采访活动提供意想不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