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每当看到一些新大学生入社,每当在报上看到一些中青年同志撰写的稿件、编辑的版面,心中一种欣欣然的情感油然而生。我在想,“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人民日报的事业,就是这样在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中发展着、壮大着。
如此情景,使我不禁回想起年轻时在老同志带领下“学徒”时的情形。刚到报社时在评论部工作,那时正值拨乱反正时期,部里承担着撰写社论、署名评论和编辑《今日谈》专栏等工作。那时部里人手少,但却生气盎然。在议论选题时,大家七嘴八舌、各抒已见,最后由时任部主任范荣康、副主任钱湜辛两人拍板、定夺。稿件起草后,他们又仔细修改、润色。记得报社还在王府井办公时,有次我起草了一篇社论,老钱同志审阅后竟从二楼跑到五楼我的办公室,一五一十地耐心讲述如何修改:哪里提法不妥、哪里需要再加强等。老钱同志耐心细致、谆谆指导的精神和态度,让我感动不已,至今印象深刻。
1980年评论部创办了《今日谈》专栏,该专栏或褒或贬,观点鲜明,文字简短,且在一版刊登,影响不小。为了体现该栏稿件的时效性,部里安排人员上中班,即从下午上班一直到夜里12点结束。当时老范同志就放手让我们几个年轻人干,一方面他把白天已审阅好的稿件交代给我们,另一方面说,看到可写的你们就即写即送夜班,你们有潜力,大胆地干。在他的鼓励支持下,我们几个年轻人干得挺欢,使《今日谈》专栏一推出就名声大噪。
1985年人民日报海外版创刊,我来到当时的《言论专访》版工作。在评论部工作久了,对其中的程序、路数相对比较熟悉,而对编辑版面则很生疏。时任海外版负责人的谭文瑞就手把手地教,记得在组第一块版的时候,他把一个夹子拿过来说,这是准备上版的稿件,你们再看看。但见那一摞稿件上面有一个用钢笔写好的“目录”,上面写着:头条稿、二条稿、“望海楼随笔”稿、“思想杂谈”稿、专访稿等,并具体交代头条稿用几栏题、刊头如何放等。他写很细,且字迹工整。那时他就坐在大办公室里与大家一起上夜班,一时搞不明白的问题问他,他总是耐心讲解;稍有空儿,他还来到大家的桌前,讲点办报的路数和写文章的技巧,大家听了获益不少。
那时海外版其他几位领导小组的老同志如袁先禄、安子贞、高集、徐麟等,都是与大家比邻而坐。他们审看大样很仔细,特别是作标题上颇有经验,好多标题经他们一增一删一改,出神了,精彩了。这些老报人的点子尤其多,设置什么版面、开什么栏目、搞哪些报道、约哪些人写稿子……张口就来,一说还就能行。比如当时开办的《众生相》专栏,就是袁先禄出的点子,他说:“别的报纸有‘新人新事’栏,我们开个‘凡人小事’的栏目吧,干脆就叫‘众生相’!”大家一听都叫好,觉得很有海外特色。专栏一推出,即获好评,来稿接连不断。再如安子贞出的点子:开办《中山实业计划与欧亚大路桥》系列报道,既有海外口味,又紧密结合当前经济建设,特色突出,30多篇报道陆续见报后好评如潮。
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这些传授、指点看起来不是轰轰烈烈,但来得实在、来得真切,使年轻人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许多办报的本事,如怎么策划、如何组稿等等。前些天与几位同事聊起此事,大家都说,是那些老同志把我们领上了道儿,这是一笔很难得的财富。
岁月荏苒,在这些老同志的传、帮、带下,一大批年轻人逐步走向成熟,不少人还成了报社的业务骨干。如今这些老同志先后离开了工作岗位,但他(她)们所传授的好经验、好作法、好作风,在一代代人身上所承接、所传扬。正是这样一种看似无形、实际却发挥作用的传承,使人民日报的事业不断向前拓展!▲
(作者为人民日报高级编辑)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