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业务参考首页 >> 新闻业务参考 >> 编辑如何提高审稿能力
编辑如何提高审稿能力
2013年03月  作者:王 宾   来源:互联网  浏览次数:173    责任编辑:xwywck


     一篇稿件能否被期刊录用,稿件审稿质量的优劣及编辑部对文稿的初审往往起到关键的作用。我国学术类和技术类科技期刊的审稿大都采用“三审一定制”,即编辑初审、专家评审、主编或编委复审,主编或编委定审。在这种审稿过程中,编辑初审是第一个重要环节,把握好这个环节是提高审稿质量的关键。

      扎实的基础知识是提高审稿能力的基础

    科技期刊包含和涉及的学科、专业比较广泛,而且学科的交叉、渗透越来越快;所以,科技期刊编辑的知识面应该更宽,也应该更扎实。有了宽厚扎实的基础科学知识,科技编辑就可以充分地运用大量的最基本的科学原理来理解和检验论文的科学性。

      专业科技知识使编辑具备专业审稿特长

  所谓编辑的“一专多能”,是指编辑应在具备宽厚基础知识、能处理多学科稿件的同时,也有造诣比较深的编辑业务之外的专业特长。在专业上,编辑具备比较强的理解稿件、判断稿件内容的科学性、创新性和实用性的能力,可以大大提高编辑审稿的工作效率和质量。专业特长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编辑需要学习新的专业知识,培养新的专业特长。培养新的专业特长要从学习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做起,形式有自学成才、跟班听课、参加培训、攻读第二学位或硕士博士学位、出国深造等,最主要的还是要勤奋自学。保持专业特长则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跟踪该专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如多读权威杂志的综述、述评、专业研究论文,经常向前沿问题研究专家请教,等等。

      编辑学者化可全方位提高审稿能力

  编辑学者化或学者型编辑,指的是一边从事编辑工作,一边搞科研,既是编辑,又是学者。编辑搞科研,既可以是编辑学之外的,也可以是编辑学的。既然称为学者,其科研活动就应该是经常性的、够水准的,其标志是有一定数量和水 平的科研成果,如论文或专著。学者当编辑具有“换位效应”。搞科研是辛苦的,微小的创新都来之不易,成果得不到承认是十分委屈的,精彩之处被人抹去则是很痛惜的。编辑若有这些体验,对广大作者稿件的处理一定会慎之又慎。亲自参与科研可使编辑掌握某些学科的前沿研究动态,具有很强的判断该学科专业论文创新性的能力;熟悉科研方法和过程,能比较准确地判断论文研究方法的新颖性和科学性;有较强的科技写作能力,善于发现论文结构和遣词造句方面的瑕疵。

      审稿方法论是开启审稿之门的金钥匙

  方法就是技巧。编辑要想提高审稿能力,编辑学知识的系统学习不可或缺,其中重点应加强审稿方法论的学习。

  1.政治性审查。政治上主要审8个方面问题:国家领土和主权问题;民族尊严问题;党的方针、政策问题;涉外问题;宗教问题;历史问题;保密问题;其他政治问题。

  2.创新性审查。创新主要是指论文对人类知识、技术或观念等的新贡献。分析方法和途径大致如下:

  分析论文来源:基金课题的审批严,经费支持好,其论文可能较有创新性。

  分析作者信息:公认的高水平作者的新作质量可能好,因为研究有继承性,论文质量与作者素质呈正相关。

  分析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权威、时间新、数量较多,期刊论文多而书籍少,原始文献多而转引或译文少,摘引篇幅适当、标引规范的论文质量可能较高。

  分析正文:论题鲜明、新颖,实验过程和数据完整,论据典型充分,论证严密,结论明确的论文一般较具创新性。

  查新:检索网络文献数据库、二次文摘或文题文献、主要专业期刊等,查阅同类主题已有哪些研究、是否重复、有无抄袭等。

  通过以上一系列审稿活动最终评定论文创新等级:原创、再创、补创、无创新(重复),或根本就是杜撰、抄袭的。

  应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方法有些只具有统计学上的指导意义,要具体论文具体分析,切不可生搬硬套和简单化、绝对化。

  3.科学性审查。即审查论文是否符合科学原理。主要包括真实性、客观性、准确性、严密性、再现性等5个方面:事实、数据、插图等论据要真实;观察、记录、评论等要客观;概念、感觉判断、文献引用等要准确;研究方法要合理、可靠,推理、论证、逻辑判断、论文结构层次等要严密,既简洁,又完整、充分;实验过程、结果、结论等能被他人再现和印证。

  4.实用性审查。学术性强的论文一般直接实用价值小而间接实用价值大,扩散领域广,作用时间长;而与实践联系紧密的论文则相反。对于教学、科研类论文,主要审查其对教学、科研工作的指导意义、参考价值和可能产生的社会效益;对于工程技术、实验类论文,主要审查其实际应用的可行性、对生产实践的指导作用和可能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效益。 ▲

(作者为《齐鲁护理》杂志社编辑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