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在北大新闻传播学院的讲座
编者按:詹国枢同志为人民日报社编委、高级编辑、人民日报海外版原总编辑、全国政协委员。他具有丰富的新闻实践和理论水平,有多部著作出版;他在2006年12月北京大学的讲座,回答了新闻写作的若干问题,有很强的指导意义。现将他的讲座陆续刊登,供大家参阅。
接上期《总编论谈》之“妙手著文章”:
三、述评写作三段式
搞新闻免不了要写述评,尤其是文字记者,述评写作可以说是家常便饭。
述评写作有什么技巧吗?也是有的,我把它总结为三段式,只要把三段式写好,你这篇述评就算大功告成。哪三段式呢?
第一部分,是什么;
第二部分,为什么;
第三部分,怎么办。
举一个复旦大学百年校庆的例子。2006年秋,我到上海浦东干部学院参加培训,顺便回母校复旦大学看看,校领导知道我是新闻系毕业的,对我说,老詹,复旦马上要庆祝建校100周年了。你是复旦毕业生,又在新闻单位工作,可不可以为我们写篇大文章,发个整版?我晓得此事难度很大,不敢应承。但又记起经济日报老总编范敬宜曾说过一句话,只要找到好的角度,没有不可以写的新闻。正因为文章难写,不正是难得的锻炼机会吗?于是应承下来。经过采访,写了6千多字的长篇述评,题目叫《复旦能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吗?》,后来社长觉得题目不好,改成了《复旦:瞄准世界一流大学》。
这篇述评怎么写的呢?很简单,九个字: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而且述评的三个小标题,就是这九个字。
第一个小标题叫“为什么”?
为什么要把“为什么”放在前面,不先写“是什么”呢?因为如果你先写“是什么”即介绍一番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引不起读者兴趣,他们不一定要看。我就先写“为什么”要建世界一流大学。当今中国,为什么不少重点高校,尤其是名牌大学,比如北大、清华、复旦、南大等等,纷纷提出要建世界一流大学呢?绝非偶然,因为,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无非是科技、人才和知识这三项。而科技、人才、知识的培训点和聚焦点,就在大学。倘若一个国家没有一流大学,要建一流国家,绝不可能。美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一流的经济强国,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拥有一批世界一流大学。中国在向世界强国迈进过程中,应该也必须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大学。
第二个小标题叫“是什么”?
既然必须建世界一流大学,接下来人们就会关心,究竟什么才叫世界一流大学呢?我想,在座的北大的老师和同学们也会想,咱们北大是不是世界一流大学呢?世界一流大学有些什么标准呢?毫无疑问,一流大学应该有一流的师资、一流的学科、一流的环境(硬环境和软环境)和一流的成果。北大和复旦有没有世界一流的师资呢?有没有世界一流的学科呢?有没有世界一流的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呢?又有没有世界一流的成果呢?如果都有,毫无疑问,你们就是世界一流大学了。这一部分,我就重点写复旦的师资和学科到底怎么样?它的硬环境、软环境到底怎么样?在世界和中国的排名如何呢?一一做了详细分析。
第三个小标题叫“怎么办”?
经过分析可以看出,复旦距离世界一流大学还有相当差距。怎么办呢?我采访一些老师和校主管领导,他们告诉我,一流师资怎么来,一流学科怎么培育,一流的软硬环境怎么建立,都有自己的想法。最后,文章得出结论,只要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复旦就能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当然,这个过程会相当长。
六千多字的述评,写的就是这三部分。文章发表后,学校很满意,把刊载这篇文章的报纸,装入了百年校庆礼品袋。
需要解释的是,三段式的排列顺序,是可以穿插变化的。这篇文章,就没有把“是什么”放在第一部分,如果一开始就讲什么是一流大学,读者肯定不感兴趣。首先,带着问题写新闻,先问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建世界一流大学?这一问,读者就想了解究竟,然后,再来说“是什么”和“怎么办”。
前不久,看到清华大学教授魏杰写的一篇文章《关注和应对高成本时代的到来》,揭示了当前一个很重要的经济趋势,企业的高成本时代已经来临。文章也是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什么”,列出一些现象,说明高成本时代已经来临。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呢?一是企业的能源成本上升,不可逆转。二是原材料价格上升。三是运输成本上升。四是土地、环保的投入成本上升。五是人力成本上升。六是进口原料等价格上升。总之,由于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企业各方面成本急剧上升,利润减少,所以,企业高成本时代已经来临。第三部分讲“怎么办”,提出一些应对策略。
三段式的写作法,听起来简单,用起来很灵。比如,大家非常关心我国近些年出现的一个普遍现象-----房价猛涨,涨得特别邪乎。比如,上海汤臣一品,每平方米竟然要卖十几万元!倘若报社派出记者,认真调研采访,把全国的房地产市场详细了解一番,写清楚“是什么”。同时请教专家学者、政府部门和房地产企业有关人士,摸清房价猛涨的真正原因,弄清楚“为什么”。然后再梳理解决问题的思路,同时也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经验,再写出“怎么办”。你这组文章如果“是什么”写得非常详细准确,“为什么”写得非常独到深刻,“怎么办”写得很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那么,这样的文章难道没有人看吗?我相信很多人都喜欢看。
三段式的办法为什么比较灵呢?我曾经思索这个问题。仔细想想,三段式把新闻事实的前前后后、各个侧面都囊括进去了,“是什么”,讲的是现在,“为什么”,讲的是过去,“怎么办”,讲的是将来。前因后果,无所不包,当然比较灵。
三段式的办法,不仅写文章用得着,日常工作也用得着。记得2006年报社搞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每个党员都要写一份“自我剖析”。动员会后,我分管的一些部门主任问我,老詹,这“自我剖析”怎么写呀?从来没写过,不好写。我说,有什么不好写的呢?你们就按照述评写作的三段式来写。第一,写是什么。讲讲你目前的思想状况,对照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自己有什么问题和不足。第二,写为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呢,你得分析分析,找找原因吧。第三,写怎么办。你今后准备怎么办,有些什么打算?这样写,不难吧?
看到一篇文章,姜文总结他的表演经验。姜文说,之所以他扮演的一些角色,演得比较到位,是因为他真正搞清楚了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首先。他要弄清楚这个角色是什么。这,一般演员都能做到。但还有第二,即,你要弄清楚为什么这个角色有这样的性格和表现,要去理一理他背后的根源,一个人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第三,你得再搞清楚究竟怎么办。即,怎么通过我的言行、表情、动作、细节,去把他的“是什么”和背后的“为什么“表演出来。
此话非常深刻,非常到位,背后的道理,就是三段式。
四、言论写作三要素
大家毕业以后,从事文字工作,一定要学会写言论。报社不少记者,只喜欢写消息通讯,让他写言论,他说,太难了,不会写。其实,言论写作并不难。关键在把握三要素。
哪三要素呢?先卖个关子,讲个小故事。上世纪80年代中期,经济日报总编辑范敬宜为了培养专栏作者,把报纸办出特色,在周末特刊上开辟了个人署名专栏,我有幸入选其中,与当时的副总编杨尚德、评论部主任冯并一起,每周写一篇个人署名小言论,文章题材不限,800字左右。专栏开辟一年,读者反映不错,老范让我们写一篇小结,谈谈体会。谈什么呢?想来想去,我想到了这句话:言论写作三要素。
第一要素,要有故事。
一篇言论,首先得有故事。所谓故事,是个大概念,包括新闻、历史、典故、趣事、资料等等。其要点有二,一是要新鲜,别人不知道的。二是要有典型意义,能展开议论的。平时写言论,最花功夫的,就是寻找这样的故事。
第二要素,要有见识。
见识就是思想。写言论总要告诉人们一些东西,告诉什么呢?无非是见识,即新鲜的思想和观点。一篇言论水平如何,在这个环节顿见高下。同样一件事情,有人从这个角度切入,有人从那个角度切入,一个聪明有见识的作者,他的脑袋就像一口装满浓汁的酱缸。一篇白纸浸进去,拖出来一定是颜色丰厚、味道十足。而没有见识的作者,白纸浸进去,拖出来还是白纸一张。
第三要素,要有文采。
中国文字是一种非常美妙、非常吸引人的文字,有些外国人之所以喜欢学中文,就因为他们感到中文实在太奇妙、太有趣了。我们平时看一些文学大家写的文章,不一定有什么故事,也不一定讲多少道理,但是你就是喜欢读,读起来就是有味道、就是美。比如大文学家汪曾祺,他写的大部分都是日常生活,什么买买菜、做做饭啦,但是老先生的文章实在是美,读起来真是一种享受。
中国文字不但写出来可以神采飞扬、韵味无穷,写作过程也非常有意思。如果人生有幸福时光或者快乐时光的话,我认为,写作时就是一种幸福时光。当你酝酿好写作题目,来到办公室,房门一关,电脑打开,你就进入了这样的幸福时光。有人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其实生活中哪里有这么多元帅?但是你在电脑前真可以做一个虚拟元帅。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做《写作之乐》,当你坐在电脑前的时候,那26个字母,就是你手下26个忠诚的将军,你就是一个无所不能的元帅,可以调动千军万马,让他们冲锋,他们就冲锋,让他们撤退,他们就撤退,一批人倒下了,另一批人马上又站起来。这是人在驾驭自然时的一种极致的自由状态。记得汪老先生的孙女写过一篇文章,说爷爷写文章的时候,就像母鸡要下蛋一样,在屋里来回走,大家晓得爷爷要下蛋了,赶紧腾出桌子来让他。如果这蛋不下出来,他会非常痛苦。而一旦写出好文章,精彩句子,老先生就会在屋子里走来走去,顾盼自雄,非常得意。我也有类似的体会,在电脑前写文章,经常把时间忘记了,一看表,呀,一点了,早吃过午饭了!有时,某一句写下来,看一看,自己很得意,问上一句,这是你写的吗?自己回答,当然是我写的。写得好吗?当然,写得真棒!确实,人有时真得要有一种自我欣赏的自信,这样人生才有乐趣。
具备三要素,言论就算大功告成。但有时我们也会看到,有些言论,并不讲什么故事,专以见识见长,这也说得过去。有时,你是为某篇新闻配发言论,新闻本身,就是故事,当然不用再讲。但我以为,上乘之作,还是三要素齐备,缺一不可。如果既没有故事,又没有见识,更没有什么文采,这样的文章,我劝你最好别写,写了也没人看,何苦呢。
故事,是言论写作的根基。所谓故事,就是资料。一个有志于写言论的人,随时随地要搜集各种故事料。读书、看报纸、看电视、与人聊天,都是搜集故事的机会。别看一个小故事,一段小资料,都是作者苦心经营的结果。至于见识,贵在多思。你花了比别人八倍、十倍的功夫去思索、去琢磨,你讲出来的道理,当然比一般人更深刻、更有哲理。
举个自己的例子吧。经济日报办有一本杂志叫《经济》月刊,我曾开了一个专栏,叫“浮生偶得”,每月写一篇1500字左右的文章,谈谈人生感悟。我曾写一篇文章叫做《慢慢品》。一开始,还是讲故事。那天中午去看电影,电影12点开映,11点半了,还没吃饭,正好旁边有一家比萨饼店,便进去想尝尝。不一会儿,热腾腾的比萨饼端了上来,一看,时间快到了,赶紧咬一口,很烫,又不能扔掉,只好稀里糊涂送进嘴里。到了影院,已是满头大汗,我得出一个结论,比萨饼是世界上最难吃的东西。没过多久,与老伴到西单购物,碰到儿子儿媳带着小孙女。儿子说,老爸老妈,我请你们吃比萨饼。我说,不吃不吃,那玩艺儿太难吃了。儿子说,怎么可能!今天我让你尝尝最好吃的比萨饼。到了西单文化广场的地下商场,环境很好,开着空调,人也不多。儿子点了几个比较有特色的比萨饼,大家一边品尝,一边聊天,一边逗着小孙女,细细吃,慢慢品,当时我觉得,比萨饼是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比麦当劳、肯德基好吃多了。同样是比萨饼,为什么会有最好吃和最不好吃两种截然不同的感受呢?原因在心态的不同。日常生活,只有抱着慢慢品的心态,方能品出人生各种滋味。而现代人最大的毛病就是心浮气燥,静不下来。
悟出这个道理,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每天清晨到小饭馆去吃早点,不再慌慌张张,稀里花啦对付两口了事,总要把桌子擦得干干净净,再把豆浆啦、油条啦、豆腐脑啦一一摆好了,这才与老伴坐下来,慢慢品,细细尝,好像一道可口的烛光晚餐。
五、最高境界是通俗
第五句也是最后一句话,最高境界是通俗。
还是举个例子吧。记得那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在经济日报担任工交部主任。报社副总编杨尚德从计委开会回来,开的是一个关于规模经济的理论研讨会,拿回了不少材料。老杨说,你拿去看看,能不能写篇文章,讲讲规模经济空间站是怎么回事,说说它的重要性。
回来后,我把材料仔细读了几遍,又补充查找了一些资料,写了一篇文章,叫做《从煮饺子说到规模经济》。我是这样开头的:
朋友,你吃过饺子吗?你知道饺子是怎么煮出来的吗?你一定会说,当然吃过,也知道是怎么煮出来的。但是,如果我给你提一个要求,要你别煮多了,只煮一个饺子,你会同意吗?你肯定会说,要煮就煮一锅嘛,谁只煮一个?因为即使煮一个饺子,也还要同样地买面、买肉、买蛋、买菜,剁馅、包饺子、生火、煮熟、、、、、、这不是太麻烦,成本太高了吗?是的,生活中,谁也不会只煮一个饺子,然而我们的不少企业,却正在干着煮一个饺子的傻事。
接下来,文章就从煮饺子讲到规模经济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在大多数行业一定要讲规模经济,以及我们怎样去实现规模经济。
述评发表后,当天在编辑部就受到广泛好评,大家认为,文章写得通俗易懂,把规模经济到底是怎么回事讲清楚了。后来碰到一些同行,也认为文章不错,有人甚至认为这是老詹的“代表作”。
类似通俗化的文章,还写了不少。后来冷静想想,从理论上再升华升华,我把它概括为新闻记者的“第二种翻译”。什么叫做第二种翻译呢?日常生活的第一种翻译是把中文翻译成外文,或者把外文翻译成中文,这是外交部或者外文局翻译们干的活。而新闻记者干的是什么呢?我们也从事翻译工作,不过不是把中文翻译成外文,也不是把外文翻译成中文。而是把日常生活中读者想了解、想知道但又不一定搞得清楚、弄得明白的事情,通过我们的采访写作,翻译成他们搞得清楚、弄得明白的各种报道。
第二种翻译,其实就是报道的通俗化。
为什么新闻报道,尤其是经济报道要追求通俗化呢?我认为有两个原因。
首先,从报道内容看,大千世界,各种各样的经济现象、经济行为和经济理论,可以说是五彩缤纷、纷繁复杂,如果这些现象、行为、理论不通过记者的提炼、加工,把它通俗的翻译出来,一个普通的读者是不可能具备那么全面的知识,因而也是很难看懂这些报道的。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有位制片人叫万卫,就是策划推出于丹的那个制片人,他曾说过,只要你跨出你所学习的学科,在其他学科你就是初中水平。比如你是学物理的,历史对你来讲就是初中水平。此话很有见地。
其次,从读者对象看,现代社会工作非常紧张,生活节奏很快,加之信息渠道、资讯来源丰富,所以人们对新闻报道有了快餐式、通俗化的要求,也就是说,新闻必须简洁明了,通俗易懂。如果写得深奥晦涩,曲里拐弯,他们就没有那份闲心,也懒得看了。
我信奉这样一句话:真有本事的人,不是把简单的事情说复杂,而是把复杂的问题说简单。
的确,真正的经济学大家,也正是那些能把复杂的经济现象用最简单的语言表达出来的人。比如,前些年,中国经济由卖方市场历史性的转向了买方市场,短缺经济变成了过剩经济,东西多得卖不出去了。于是中央提出扩大内需,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什么叫积极的财政政策呢?有些经济学家把它概括成两句话,一句话叫做“百姓不买政府买”。另一句叫做“现在不买将来买”。
“百姓不买政府买”是什么意思呢?既然老百姓不掏钱买东西,那就由政府掏钱买吧。买什么呢?当然不是买日用百货,而是修公路、拉电网、搞建设。
“现在不买将来买”是什么意思呢?如今政府不是掏不出那么多钱吗?不要紧,现在没钱,可以借嘛。从哪里借?从银行借。发国债就是从银行借款,拿将来的钱,办现在的事。短短两句话,把积极的财政政策说得清清楚楚。
再举个例子,经济日报主办的《经济》月刊创刊时,约我给他们开一个专栏叫“深意浅析”,就是用浅显通俗的语言,讲一些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我认为,当今中国,经济学理论被一些人有意无意地说得太高深、太复杂了,我就试着用“第二种翻译”给通俗地翻译出来。每一篇1400字左右,讲一个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专栏开了两年多,大约讲了近30个经济学基本原理,很受欢迎。后来自己觉得江郎才尽,而且基本的经济学原理也实在没太多好讲了。我就自动停了业,但编辑不干,非让我再写。他们又为我开了个“浮生偶得”专栏,要我谈谈人生感悟,这又重操旧业,写了20多篇。其中一篇叫《幸福公式》,写得比较通俗明白,我是这样写的:
上海有家杂志,在北京、上海、南京、武汉、成都、杭州作调查后,推出了一个“六城市居民幸福指数”。六城市中,收入最高的上海,幸福指数排在倒数第二。收入最低的成都,幸福指数却较高,位居六城市亚军。收入居中的杭州,幸福指数最高,在六城市中夺得第一。
这是怎么回事?难道幸福和金钱没有关系吗?中央电视台摘播此新闻时,年轻漂亮的女主播一脸天真地发问:如果幸福和金钱没有关系,那它又和什么有关系呢?
女主播的发问,乍听起来,很难回答。不过以经济学理论分析之,问题就简单多了。回答之前,我们不妨先把幸福的内涵界定清楚。究竟什么叫幸福呢?笔者以为,所谓幸福,就是需求的满足。换句话说,需求的满足就是幸福。
日常生活,太多太多的事例,证明了这个道理。比如,炎炎夏日,沙漠跋涉,又干又渴。此时,你最需要什么呢?当然是水。而恰恰此时,一位带足了水的同行赶上来,把一壶水递给你,你脖子一仰,咕嘟咕嘟,喝了下去。此时你是什么感觉?当然非常幸福!因为此时此刻,你对水的需求得到了充分满足。然而,同样是水。当你到朋友家作客,刚喝了不少茶,别人再递过水来让你喝时,你还会有幸福感吗?没有,肯定没有了。因为,此时此刻,你已经没有了喝水的需求。类似例子,还有很多。
需求的满足就是幸福——按照这个界定,笔者设计出一个经济公式,用以衡量一个人究竟幸福不幸福。这个公式就是:幸福=供给/需求。这里说的供给,是指一个人在衣食住用行等物质生活以及在安全、归属、尊重、自我价值实现等精神生活方面的各种供给。这里说的需求,则是指对于以上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的需求。
按照幸福公式,我们可以得出两个结论。
其一,幸福与供给成正比。即,在人的需求大体稳定的情况下(分母不变),你所能得到的东西(包括物质的、精神的)越多,供给越是充分,你就会感到越是幸福。
其二,幸福与需求成反比。即,在人的供给大体稳定的情况下(分子不变),你的需求和欲望(包括物质的精神的)越是强烈,你就会感到越是不幸福。
这就是笔者“发明”的幸福公式。用这个公式分析六城市幸福指数,女主播的问题就不难解释了。为什么上海居民收入最高,其幸福指数却较低呢?因为,上海居民的供给虽然最为充足,分子最大,但是,他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求是六城市中最强烈的,其分母也非常大,所以,其幸福指数较低。同样道理,成都居民虽然供给最不充足,分子较小,但其需求不高,分母并不大,所以,其幸福指数较高。
按照幸福公式,一个人要想得到(准确说是“感到”)幸福,使自己的幸福“最大化”,怎么办呢?很好办,摆在面前的,无非两条路。第一条路,在你对生活的需求大体稳定的情况下,就在供给上好好使劲,多挣一些钱,多创造一些享受吧。你所能得到的物质和精神的供给和享受越多,你就会感到越是幸福。第二条路,在你的供给相对稳定或一时很难改变的情况下,就往自己的需求上多下功夫,少一些欲求,少一点奢望吧。你对欲望调节和控制得越好,使自己的需求越是淡泊,你就会感到越是幸福。
一般说来,以上两条路,西方人较多地在供给上使劲,拼命挣得多些再多些;东方人则更注重调节心理,想办法克制欲求。两条道路,都是为了追求幸福。手段不同,体现了中西文化的差异。
鞋子舒服不舒服,只有脚趾头知道。你想得到幸福吗?不妨试试幸福公式。
《幸福公式》发表以后,一些朋友按此方法试了试,据说还蛮灵,他们感到比过去幸福了。这,大概就是通俗的力量吧。
同学们,我算了算,今天与大家交流,我大约说了2555句话,其中2550句你们都可以忘记,只记住5句话就行了。
谢谢大家。 ▲ (全文完)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