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老记说事首页 >> 特约专稿 >> 在北京采访上海
在北京采访上海
2012年12月  作者: 钟 嘉  来源:人民日报  浏览次数:265    责任编辑:瞧瞧


     ■ 编者按 常说“新闻是易碎品”,这话说对了一半。新闻作品讲究时效性,事过境迁也就成了往事。但从另一角度讲,新闻作品记录了过去的历史,同时也反映了当时记者写作时情况。重读旧作,挖掘其中写作中有规律性的东西,对于进一步提高写作水平大有裨益。
     下面刊登人民日报海外版高级记者钟嘉同志的文章,就是这类的文章。文中回忆了当时采访、写作的情形,有体会,有感悟,颇有参考价值。

——读旧作“快乐的‘怀旧’”有感

     时间:稿件发表于2004年3月22日 人民日报海外版“社会广角”版

     背景: 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部曾经有一块版,版名为“社会广角”,是记者部同仁自己的园地。《快乐的“怀旧”》一文是我努力经营的一种体现——尝试利用网络进行采访。

     故事: 我使用电脑大约在1997年,上网大约是2001年。那时上网,我不浏览新闻,也不娱乐,是受邀担任某论坛版主。回想那几年上网的收获,第一是认识新朋友,第二是学习新东西,第三是尝试没做过的事情。故事很多,说一个小的:论坛都是用网名,大多数人开始时互相不知男女老少,一位网上认识多年的朋友,他一直觉得我是“40出头戴眼镜的胖胖男士”。

     特点: 网上“化名”采访。从网上找题目、找文章、找素材,来给我当责编的“社会广角”版准备稿子,是利用网络所做事情之一。开始时是发现一些好文章,内容与文风比较符合或接近海外版的需要,我用论坛内部通信去约稿,告知真实姓名与身份、目的,征得同意,并且把删改后的稿子发给作者看过,没有意见才见报,再要对方地址姓名,寄送样报和稿费。这样约来的稿子记得有两篇,找不到作者直接就用的有一篇。网上找来的稿子,好像和自由来稿一样,但有很大不同,因为作者没有投稿意识,完全自发写作,题材与笔法不受约束,对海外版来说,比较新颖(请看我的博客——《中国最佳看火车的地方》)。随后我又尝试利用网上素材写稿,并在论坛采访。先发现话题,然后发帖询问,获得跟帖,再整理跟帖,做成文章。《快乐的“怀旧”》就是这么来的。当时在网上论坛发现一则上海七十年代生人的聚会通知,其后发现不少有意思的内容,就上去问了几个具体问题,得到了回答,稿子也就做成了。提问用网名,不用说目的,写稿见报也不用通知谁,这样的稿子一共做过4篇。2003年写抗击非典的报道时,我就上网问过许多网友,请他们发表看法,然后择要写进自己的稿子。这样网上“化名”采访,我想,在某些题材某些领域,可以做成很好的文章,在北京采访上海也能实现,而且“化名”可能比真实身份采访到的东西更多更真实。现在利用网络做文章的已经很多,而我只管自己的实习生别乱抄网上东西就是。

     缺点: 还是有局限,直接引语太多,感想偏多,却没有讲出一两个当年故事。遗憾!


     附录:

     快乐的“怀旧”

     ——看七十年代生人回忆童年

     本报记者 钟 嘉

     “忆苦思甜”,常常是长辈们用来教育孩子的方法;而怀旧,常常是长辈们在苦涩中感叹“俱往矣”。偶然发现,现在有一批年轻人在“怀旧”,他们是“七十年代生人”,他们的怀旧很快乐。

     “七十年代生人”,是上个世纪70年代出生的人,现在的年龄在25至34岁之间。好像是不约而同,他们在不同的城市,与自己的好友聚在一起回忆童年,写文章上网回忆童年,引来众多反响。虽然是小小的一个范围,但在都市生活圈中,在这一个年龄段上的人里,激起了一串串涟漪。

     先来摘录几段他们的回忆吧:

    “知道红小兵、‘四人帮’,参加过宋庆龄的追悼会、刘少奇的平反大会……
 
     用过粮票布票油票豆腐票,拎着瓶子打过酱油……

     睡过抗震棚。帮老爸买过冬储菜,在地上挖过坑埋过萝卜……

     帮父母排队抢购过冰箱彩电洗衣机包括日常生活用品,因为怕涨价……”

     好像也是有很多艰难啊,但抢购的已经不是米面而是电器。再看看他们童年时玩什么:

     “用泥巴做过炮楼,学着小兵张嘎点燃;用废笤帚玩过火把;拍四角,集烟纸,缠炮线,用铁丝、皮筋做纸弹枪,拿报纸做风筝……

     男孩玩对拐、粮店、打山救火,女孩子跳皮筋、抓羊拐……

     最喜欢和小伙伴们一起搜集那花花绿绿的糖纸,可那时候能经常吃糖的人并不多,所以想搜集一张别人没有的,可以让自己炫耀一番的糖纸并不比现在寻找一张邮票珍品容易……

     小学一二年级时,还喜欢玩‘扔棒冰棍’的游戏,为了参加这个游戏,放学后就要到大街上去捡棒冰棍!”……

     可是看得出,他们玩得很开心:

     “收藏有二十本以上的小人书,看过五遍以上《少林寺》。记得《大西洋底来的人》、《尼尔斯骑鹅旅行记》,唱过‘七大马力十大神力啦啦啦铁臂阿童木’。七十年代末期出生的记得的是花仙子、蓝精灵……

     喜欢过程琳的《酒干倘卖无》、张行的《迟到》、朱晓琳《那一年我十七岁》。后来是费翔和齐秦。看港台录像、玩电子游戏、跳霹雳舞、听摇滚音乐,都痴迷过……

     读过金庸古龙三毛席慕容北岛汪国真王朔钱钟书张爱玲……”

     孩子们记忆力最好,这些回忆,让我们仿佛回到刚刚改革开放的那个年代。拨乱反正,但还有一个过程,所以那个时代的孩子们还有使用票证购物的印象,还有冬储菜和抢购的经验,玩具也很简陋,但精神禁忌打开后,文娱领域的丰富,最先受益的就是孩子们。

     “幼儿园时,(读物)有《小朋友》,《好娃娃》,《365夜》……

     (上学后)最爱看《少年文艺》、《故事会》、《故事大王》,《少年文艺》里的故事个个好看,都是和我们的生活十分接近的;《作文通讯》、《小学生作文》,也都挺好看的。中学时有《中学生数理化》、《英语画刊》。不知什么时候一下子出来很多杂志,《少男少女》、《读者文摘》、《青年文摘》,进入一个缤纷的世界……”

     说到动画片,七十年代生人的话最多,因为那时电视开始在中国城市家庭普及,孩子们的重要娱乐是看动画片, 他们印象最深的中国动画片是:《大闹天宫》、《小蝌蚪找妈妈》、《小黄鹂学唱歌》、《哪吒闹海》、《小鲤鱼跳龙门》、《渔童(渔盆的故事)》、《九色鹿》、《猴子捞月》、《神笔马良》、《三个和尚》、《崂山道士》、《曹冲称象》、《咕咚来了》等,评价往往是:“经典!”“让我再看一遍吧!”这里面有一些是七十年代之前的作品,“文革”之后又拿出来重映,也许七十年代出生的孩子当时并不清楚,他们的喜欢和欣赏就越发显得有意义。

     许多七十年代后期出生的人还没有恋爱和结婚,就已经津津有味在回忆。笔者询问他们:“为什么这么年轻就怀旧?”老实一点的说:“长大啦。”调皮一点的讲:“发酵呢!”也有的出语深沉:“因为前方没有目标。”但马上得到同龄人反对:“不是前方没有目标,而是因为有美好的过去值得去回忆;当然也是对现在进行自我总结,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在一伙上海七十年代生人聚会的招贴下是这样写的:“怀旧,或许也是一种成熟吧。”

     七十年代生人这样回忆长大以后:

     “在深圳、海南、广州、珠海打过工,或在其他地方有过类似的打工经历……

     干过传销、卖过保险;不大为长工资或下岗之类的事烦心,常常为不能找到更好的赚钱方式而苦恼……

     结婚时使用车队并且录像,男穿西装、女穿婚纱,一般都在饭馆餐厅酒店请客,多数人结婚后就和父母分开住……”

     他们长大成人并成熟起来,很多人有了收入不差的工作,已经在银行按揭买了自己的住房;一些人已经有了多种工作经历,有些人在琢磨着自己创业;有些人正在职读学位继续深造或考各种证书,准备谋求更大发展。城市中,早上6点出门的是锻炼身体的老年人,晚上10点还在乘公交地铁的是年轻一辈,他们那时才回家,刚刚去进修英语或电脑或会计……“记得《花仙子》里面的小蓓,对着胸前那朵花说几句‘扑啦~扑啦~’,就能变出一身美丽的衣裳,这到现在都是我的梦想。”他们也许真的没有具体目标,很快就会改变主意从一个城市跑到另一个城市,从一个行业转换到另一个领域,甚至出国闯荡,但他们正是充满憧憬的一代人,而且是自己把握自己命运的一代人。

     他们这样概括自己和看待历史:

     “七十年代的人,是首先受到资本主义文化冲击的一群,所以我想我们都不应该忘记历史。我崇拜很多人,红军,周总理,邓小平……虽然我们现在的生活还不是最好的,但是他们都是为了我们的幸福生活而满怀赤诚地努力过的人。汲取苏联的教训,资本主义的糖果我们全收下,炮弹给他们打回去!”

     七十年代生人的怀旧多么快乐! 30年来中国的变化在他们的玩具和动画片中具体起来,在他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具体起来,“生机勃勃”,“早上七八点钟的太阳”,是最准确和最美丽的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