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老记说事首页 >> 新闻业务参考 >> 捕捉思想之光 无观点不评论
捕捉思想之光 无观点不评论
2012年12月  作者:蒋 萌  来源:互联网  浏览次数:194    责任编辑:瞧瞧


     一提到写评论,不少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艰深与畏难,不知如何开篇下笔,甚至认为那是上了年纪的“饱学之士”才能干的。其实,评论就是观点的集合,观点则是对各种事物的看法见解。作者把对外界的所思所想,有条理地叙述出来,形成某种态度倾向,就是评论。

     写评论首先得有“由头”,好的论题是评论成功的开端。如何选题往专业了说,是考察作者的洞察力与敏感性;往直白了讲,就是话题得吸引眼球,得让读者有兴趣看。当然,这不是说要搞“八卦”,而是要寻找能够引起众人共鸣与思考的东西。比如,民生类热点话题包括工资、房价、医疗、社保等等,时政类焦点离不开行政机制改革、反腐倡廉、三公开销等等,社会话题通常涉及突发事件、公民道德、价值冲突等等。可选的题目多种多样,关键要看作者的脑海中能否迸发出对应的火花。好的文章首先要打动作者自己,否则怎能吸引他人?

     在很大程度上,评论是对各种新闻的解读。因而,热点新闻往往也是评论的热门。但有一点必须重视,那就是新闻的真实性。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对评论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选题本身有问题,相关评论自然是“无本之木”。

     鉴于网络的低门槛、各种网友曝料和小道消息此起彼伏,不少消息都有水分,甚至干脆是假新闻。为了避免踩上“地雷”,需要对新闻来源进行甄别。一般来说,正规媒体都会考虑自身的公信力,都有相应的新闻审查程序。因而,越是正规的媒体,越是权威的机构,出现假新闻的概率越小。写评论的人在援引新闻与相关数据时,常会注明原载媒体和日期,不光是为了有据可查,更是给读者自行辨别新闻真实性的机会。如果是假新闻,“冤有头,债有主”。

     即便新闻是真实的,评论者还要遵循理性客观的评论态度。为了避免偏激与偏颇,不能走两个极端——认为某一事件、某一当事人,要么是全错,要么是全对。真实的世界常常是,一个巴掌拍不响,错综复杂的事物未必是非此即彼的关系,互有对错、互为因果往往是常态。对评论者而言,多角度地看待问题,客观审慎地分析矛盾背后的症结,文章与观点才能赢得读者的信服与肯定。

     讲理是评论的基础,写评论切忌演变为个人发泄。尤其是针对一些负面事件,批评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为改善相关问题献计献策,为扭转不良现实尽微薄之力。在抨击丑陋、缺陷、矛盾的同时,加入向善、积极、阳光的导向,是评论人的己任和目标。

     写评论是一种创作,没有捷径可走。范例化的、格式化的“作文模板”,只会禁锢作者的思想与笔法,更会令读者感觉老套乏味。评论者不必陶醉于笔法炫技,文章简明扼要、逻辑缜密、自圆其说,尤其重要。好的标题也能为文章起到点睛的作用。突出鲜活数字,如“ 两亿老龄人口如何养老”;进行不均衡对比,如“大医院为何不开小处方”;采用诱导式标题,如近期火爆的“元方,你怎么看?”等等,都能起到吸引读者的效果。但是,凡事过犹不及,必须警惕“标题党”。如果“货不对版”,必然会招致读者的反感。

     由于评论话题的多元与广泛,对评论者的知识要求也很庞杂。有人可能会说“有问题找百度”,但这只能解决表层的、快餐式的问题——速成缺少深度与厚度。对初涉评论的人而言,选择自己熟悉的、与所学专业相关的话题,便于上手发挥,是较容易的切入点。而从长远角度,评论者既可以向“专家”发展——潜心钻研某一专业性领域,如经济、法律、国际等等,最终成为评述相关问题的“达人”;也可以致力于“杂家”——长期关注各类社会问题,对单一问题进行统筹审视,能够由点及面地进行综合评述。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需要日积月累地学习与不断地笔耕。

     写作之余,不妨读读其他作者的文章。这一方面能够减少自身的认知局限,透过不同的观点交锋,碰撞出更多思想火花;另一方面,有比较才能发现差距,进而有针对性地弥补不足,提高自身水平。

     无思想不评论,无见解不成文。洞悉世间百态,捕捉思想之光,无论是网络“灌水”,还是在媒体发表,评论的道路就在你我脚下。 (作者为人民网评论员)